大闸蟹今年“大年”:产量增一成价格或跌一成

02.09.2014  16:13

  秋风起,蟹脚痒。一年一度的大闸蟹上市季将在本月拉开序幕。今年的大闸蟹长势如何?本报记者深入苏州阳澄湖、上海崇明等地大闸蟹养殖基地调查后发现,由于今年气温不高,雨水适宜,各地的大闸蟹长势良好,丰产已经成定局。今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闸蟹的“大年”。

  不过,随着产量上升供给增加,加上八项规定和限制“三公消费”的贯彻执行,大闸蟹的需求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供求关系的反转,也使得众多的业内人士对今年大闸蟹的行情走势并不乐观,蟹农或将迎来“增产不增收“的局面。

   阳澄湖蟹

  丰收在望蟹农开怀“今年的大蟹比去年多

  说到大闸蟹,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阳澄湖。

  沿沪宁高速一路行驶,不到一个小时,下巴城出口,不久就来到了阳澄湖畔。弃车登船。船从一条小河中驶出,经过一道水门,豁然开朗。宽阔的湖面尽收眼底。

   春节过后就投放蟹苗

  快艇行驶了几分钟之后,速度慢了下来。前面,一方围网将偌大的一片水域包围了起来。从小小的水门进去,可以看到,水域的中央,停泊着一条大水泥船,船上搭建着一个房间,显然是养殖户日常起居之所。

  这片水域的主人是吴雪林夫妇。成天在湖面劳作,两人的皮肤被晒得黝黑,但显得精干,干起活来动作利索。吴雪林说,他在阳澄湖承包养殖大闸蟹已经有20多年了。

  “今年春节过后,在2月份的时候我就开始投放蟹苗了,比去年要早一些。”吴雪林说,养殖大闸蟹,蟹苗投放时间因人而异。有人喜欢早一点,有人喜欢晚一点。他承包的这片水域为20亩,今年投放了1万只蟹苗。

  从开始投放蟹苗,吴雪林夫妇就一直生活在船上了。“一直要到把湖里所有的大闸蟹卖完了,才会上岸回家住。”吴雪林说。

   饲养成本一直在上涨

  在船上,记者看到了一袋袋的玉米,还有一些小鱼。吴雪林说,这就是大闸蟹的“粮食”。除此之外,大闸蟹还要吃一些带鱼之类的小海鲜。

  吴雪林说,喂养方式也是因人而异。他基本按照“三天两次”的方式喂养,一天喂玉米,一天喂海鲜或者小鱼,其后暂停喂养一天。

  “饲料的成本每年都在上涨。”吴雪林粗略地算了一笔账。玉米每袋重量120斤,今年的价格是每袋175元,比去年涨了10块钱,一年支出的成本将近2万元;到市场上购买小海鲜的花费也要1万多元;小鱼自己抓一些,到市场上买一些,花费在数千元。这样一算,光饲料成本一项,就在4万元左右。

  “这还没有算围网的成本,蟹苗的成本等。”吴雪林说,整体来说,大闸蟹的养殖成本这些年一直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