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成功举办2016上海市大学生“创造杯”大赛

15.11.2016  22:36

      百十华诞风华正茂,红墙绿茵丹桂飘香。11月12日,2016年上海市大学生“创造杯”大赛在上海理工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15所高校300余名师生齐聚一堂,共计60多件参赛作品同场竞逐。
      上海市大学生“创造杯”大赛是由上海市教委主办,上海市创造学会协办,旨在培养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的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及“中国制造2025”战略服务。本次大赛围绕“土木交通与环境”、“机械电子与信息”、“设计创意”三类分设A类、B类、C类三类共5组竞赛项目,要求通过创新思维进行设计与制作,力求作品与教学实际、市场热点和生活应用紧密相结合。

      大赛开幕式上,校党委副书记盛春、上海市创造学会秘书长熊海贝分别致辞,表达了他们对本次创造杯大赛的重视与期待。各高校全体参赛队伍及指导教师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后,在体育活动中心进行了现场评审,通过参赛选手实物演示和陈述以及评委提问与评审等环节后,大赛评选出特等奖2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5项,并由参赛学生票选得出最佳人气奖5项。

      下午,大赛组委会在图文信息中心报告厅举办了 “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活动,邀请到杰出校友魏杰,及校友张宇峰、轨道交通有限公司马忠政总工程师三位专家分别就“创业路上的创新思考”、“企业工程师创新日常及创新工具”和“创新创造漫谈”主题进行演讲和现场互动,启发了师生对当下创新实践及未来创新之路的深入思考。

      紧接着在图文信息中心报告厅举行大赛闭幕式,副校长孙跃东、上海市教委高教处处长桑标、上海市创造学会副会长曾小清和张仁杰、上海市创造学会秘书长、同济大学教授熊海贝、复旦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应质峰、同济大学教务副处长王晓国、华东理工大学机械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惠虎、教务处处长朱坚民,以及兄弟院校领导嘉宾参加,我校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钱炜全程主持。闭幕式上5组评审专家组长作了精彩点评,参赛学生代表也谈了自身的参赛感受。
      桑标在致辞中指出,上海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本科生创新教育的发展,大学生“创造杯”大赛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效果显著的大学生竞赛项目之一,已逐渐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
      孙跃东在闭幕式讲话中肯定了本次大赛对相关专业在校本科生素质教育所起到的推动和强化作用。他强调,学校只有不断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为投入,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鼓励更多学生积极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本届大赛,我校参赛的6个项目中《书本包装机》荣获二等奖,《简易加载测试模型装置》、《螺旋纸银币包装机》和《扩容箱》荣获三等奖,《简易加载测试模型装置》荣获最佳人气奖。以上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充分体现了上理学子优秀的创新设计意识和综合设计能力、精湛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2014级陈蕾宇同学和她的组员带着“简易加载测试模型装置”参与了本次大赛的A类竞赛项目。谈起此次大赛的设计作品,陈蕾宇介绍到:“设计过程中,我们尝试过很多次不同的制造材料,我们导师认为应该将细节都做到最好,所以我们小组就一次一次的去工厂和师傅沟通,反复试验。因为制造精度的要求,我们的模型装置只能选择交给最好的工厂制作,来保证最后设计作品的准确性。”除了在设计制造的过程中精益求精,上理的参赛选手所带来的作品更追求对社会的有益化影响。2014级程义同学所带领的小组就针对高盐高有机物污水的处理问题展示了独特的设计作品。“现代社会生活中,高盐高有机物污水越来越多,但是现有的污水处理办法都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成本高昂、二次回收利用困难等等,所以我们就想尝试改变这样的现状。”程义小组设计制作的电磁协同高盐高有机物污水处理装置可以有效的降低高盐高有机物污水的处理成本,同时二次回收污水处理时产生的氯气等可再利用气体,为高盐高有机物污水的处理问题打开了一条新思路。
      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凝聚了师生们的智慧、心血和热情,继承了创造杯的精神,开拓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进一步推进了上海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校党委副书记盛春在开幕式上致辞(李义豪 摄)

 

专家现场评审(李义豪 摄)

 

参赛团队现场展示(李义豪 摄)

 

副校长孙跃东为特等奖颁奖(李义豪 摄)

 

副校长孙跃东、上海市教委高教处处长桑标、上海市创造学会副会长张仁杰为一等奖获得者颁奖  (李义豪 摄)

 

我校参赛队伍合影留念

供稿:机械学院、新闻中心 汪芷君

编辑:新闻中心 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