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国庆大客流去哪儿? 传统景区游客量下降轨交未破纪录

08.10.2015  08:38

原标题: 说好的国庆大客流呢?

  做好了限流预案、安全保障,但大客流却并未如约而至。记者昨天从市路政局及地铁运营方获悉,受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太临近因素,以及提前广泛宣传勿扎堆出游,今年国庆期间本市轨道交通、公路高速路网流量均未破纪录。同时,由于旅游体验选项增多,申城的大部分传统景区游客人数均出现了大幅下降。

  路政

  年年爆堵 今年平稳

  记者昨天傍晚从市路政局路网监测中心获悉,从昨天午后开始,原本预计的返程大客流并未出现,本市多个高速路口运行较平稳。不少错峰赶在上午就返回上海的自驾车主,甚至比预计时间少花了近一半时间就到家中。“原本预计国庆长假7天本市高速路网车流量将突破860万辆次,截至昨天17时,只达到809万辆次,自驾车有所减少。”路政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今年保障方案中,7天日均高速流量为120万辆次,但实际上最少一天仅达到109万辆次,只有10月3日、6日略超过120万辆次。虽然7天长假整体高速路网流量比去年增加一成,但市民并不感觉驾车出行非常拥堵。每年国庆长时间爆堵的崇明长江隧桥运行也较平稳。

  同时许多车主也怕长时间拥堵,开始错峰出行,返程选择上午,出行选择下午,不再扎堆午后至晚间,有些市民甚至干脆换高铁等方式出行,使路网更均衡。铁路方面的数据也证实了此特点,7天国庆假期,上海铁路局发送旅客逾1430万人,10月1日旅客发送量达243.6万人,创下历年单日旅客发送最高纪录。

  同样,上海地铁方此次也周密部署方案,但最终没有迎来大客流。地铁方数据显示,10月1日至6日,上海地铁日平

  均 客 流 仅646.55万人次。最初预计的9月30日将刷新客流纪录,突破千万客流也没有实现,当日仅923.3万人次。10月5日全地铁路网客流更是下降至560.4万人次,甚至比双休日客流还少。

  景点

  客流下降 观景舒适

  今年十一黄金周,申城大部分旅游景点都未现大客流,观景舒适:欢乐谷游乐项目鲜见排队、豫园风景留念背景不再是人头、黄兴公园划船如同包场……据统计,全市135家旅游景区7天共接待游客584.6万人次,同比下降24%。

  其中,17家旅游景区(点)7天累计接待数,除顾村公园一家之外,16家均出现下降趋势,最高降幅达到38%。数据显示: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7天接待游客17.4万人次,同比下降5.43%;野生动物园21.09万人次,同比下降13%;世纪公园9.39万人次,下降38%;上海科技馆13.97万人次,下降18.4%;上海动物园13.94万人次,下降33.97%;枫泾古镇21.06万人次,下降21%;东方绿舟6.45万人次,下降17.3%;锦江乐园4.81万人次,下降36.21%;上海欢乐谷11.6万人次,下降27.3%;海湾国家森林公园接待游客 1.78万人次,同比下降30.53%;中华艺术宫接待游客13.3万人次,同比下降32.5%……

  受天气等因素影响,今年节日逛公园的游客明显少了。据统计,7天期间全市165座公园共接待游客约483万人次, 2014年同期的比约713万人次降低32.36%。其中,10月4日-5日受台风“彩虹”影响,天气以阴雨天为主,各公园游客量急剧回落,10月6日天气晴好,游客量有所回升。与此同时不少游客反映,游园质量明显上升。

  原因

  自驾错峰出行、旅游选项增多

  错峰出行,是道路相对畅通的一大原因。高速路网监测中心相关人员分析,今年中秋、国庆假期临近,是客流分散的主要原因,不少自驾车主选择在中秋就出行了,有的则在10月2、3日返程,还有的再向公司请假,干脆至10月9、10日再返回上海。高速路网出现了明显的避峰特点。

  地铁方人士分析,除了中秋为国庆分流了一批出游乘客外,国庆期间部分时段天气不佳是市民减少出行的主要原因。而一直以来上海地铁日客流最高峰均出现在工作日,双休日、节假日客流下降也属于常态。国庆期间人民广场、虹桥火车站、徐家汇、陆家嘴等车站仍然迎来了局部大客流,采取了一些客流疏导预案。

  而在景点人流量减少方面,旅游业内人士分析表示,一方面是由于国庆假日期间,秋雨绵绵的天气对出游造成了一定影响。另外一方面,假日旅游产品的丰富,大大增加了在沪游客的选择,分流了一部分传统景区点的游客,如临港新城、七宝古镇、朱家角古镇以及崇明生态岛等未列入监测点的区域接待游客数大幅增长。

  另外,上海市民外出旅游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上海是国内游、出境游的重要客源地。其中,出境游人数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而自由行渐成出境游的重要方式。据统计,9月30日至10月6日,虹桥、浦东机场口岸出、入境总人数分别为35.5万人次、33.1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2.9%、15.1%。据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中国移动上海公司统计,9月30日零点至10月6日24点,上海手机离沪量分别为656万部次、3118万部次,同比分别增长15%、20%。

   消费投诉增九成

  国庆假期,涉及到网购的消费投诉持续增长。市工商局昨日透露,12315中心共接到消费者投诉举报941件(投诉844件、举报97件),同比增加25%;其中网购投诉占总量52%,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而旅游投诉增势明显,同比增幅高达九成多近乎翻番。

  在各类投诉中,网络销售类投诉占52%,餐饮住宿(89件)、旅游服务(69件)、通讯产品(53件)等投诉量居前。涉及网络销售投诉436件,占投诉总量52%,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涉及实体店销售等投诉占比有所下降。值得注意的是,餐饮住宿及旅游投诉增势明显,共接到餐饮住宿类投诉89件、旅游服务类投诉69件,同比分别增加82%和97%。

  市场购物消费火

  十一期间,“摇一摇”抽奖、微信促销等,引得市民大掏腰包。记者昨日从市商务委获悉,在购物节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的带动下,节日市场平稳增长。据17个区县商务主管部门和重点商业企业联合抽样调查,427家大中型商业企业十一期间(9月24日至10月7日)共实现营业额133.8亿元,同比增长10.3%(去年同期,本市抽样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9.5%)。

  十一节前两周,上海购物节重点商业企业销售额同比递增12.4%。从商品类别看,与女性消费相关的商品表现抢眼,销售较旺;黄金珠宝类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31.6%,化妆品销售同比增长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