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大学生创业:过去卖苦力,而今比拼“接地气” 

24.07.2014  10:52

      7月24日出版的《文汇报》,以整版形式深度报道了我校的暑期品牌项目暑期实战赛,全文刊登如下。

 


 

图片说明:《文汇报》整版报道我校暑期实战赛

 

从生存实践赛到创业实践赛,14年坚持让华理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大学生创业:过去卖苦力,而今比拼“接地气”

 

  本报记者 张鹏

 

  “先把这条粉红色的衍纸紧卷起来做花瓣,然后用绿色的衍纸卷成眼睛的形状做成叶子,搭配在一起就是一朵漂亮的小花。”走进位于无锡市崇安区通江街道站北社区的活动室,4位来自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的“大哥哥”正在指导20余位社区小朋友和家长DIY手工艺品制作。

  7月8日至17日,华东理工大学7支代表队30余位同学前往无锡,凭借人均300元的启动资金,实践自己的公益创业项目。

  10天时间转瞬即逝,令人兴奋的是,今年,华理的学生们创下了创业实战赛开赛以来的最佳记录——参赛的7支学生团队无一退赛,且均有盈利。其中,来自华理商学院的4位男生组成的“逐梦者”团队,以最终盈利2000元并形成广泛社会影响力成为最大赢家。

  学生有了真正的“创业力”,走出校门后才会创业。市教委在统计今年沪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时发现,2014年上海高校毕业生中,选择自主创业的人数创下历史新高,创业已成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以华理为例,毕业生中有50名左右选择毕业后直接创业。

  是什么让一个理工科高校走出这么多创业人才?也许,可以从这样的创业实战赛中寻求答案。

  

      从“求生存”到“创事业”

  提起创业实战赛,华理校园里无人不晓。这项赛事开办迄今已有整整14个年头。从最初的模拟生存实践,演变为后来的创业实战赛,象牙塔中,这项历时悠久的暑期实践活动经历了不少“故事”。

  2000年,为了锻炼大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华理开设了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最初,校方对这个项目的定位是“模拟生存实践”。那时候,学校给每个团队的启动资金只有300元,要求他们在上海之外的某地生存10天,期间,吃喝住行的成本都要自行解决。

  “过来人”还记得开赛最初时的“惨烈”:为了节省成本,不少学生选择住在很简陋的地下室,用仅有的300元成本购进西瓜、T恤、雨伞等物品,站在街边和地铁口贩卖。就说卖西瓜,大学生们很快就要和当地真正的瓜农竞争。为了多卖几个瓜,学生们打出“送瓜上门”的口号,只要有人愿意买,不管买几个西瓜,不管家住几楼,大学生都会勤勤恳恳搬上楼。

  “出卖体力”,一度被学生们认为是唯一的制胜法宝。此后的8个夏天,一批批华理学生都会参与这样的生存实践。很多经历过野外生存比赛的学生回忆这10天,往往蹦出一个字——“苦”!

  2009年,为了结合全国鼓励大学生创业政策,华理调整了赛事安排,从原有的“模拟生存实践”向创业大赛转变。

  同样是在上海之外的一个城市,时间仍为10天,每个团队的创业启动资金提高到1000元。而评价一个团队的创业项目是否成功,标准只有一个:实际盈利多少。

  

      所谓“实战”,很多时候意味着战胜意外

  2009年暑假,转型后的华理“创业实战赛”鸣锣了。这一次,参赛的学生们虽然萌发了“项目意识”,但一旦接触真正的市场,创业能力还是给人以“虚弱”之感。

  华东理工大学团委副书记侯宇是“过来人”,他记得很清楚,这一年学校一共派出6支队伍,但后来大约只有2、3支能按照原有的创业计划进行下去,而其余的队伍都遇到了来自场地、资金、市场、赞助等各方面的问题,距离实际创业还很远。

  当时,有个参赛项目的夭折很能说明问题。据介绍,这个团队的学生设计了一个“环保小船”项目,通过小船的螺旋桨进行垃圾回收。大学生信心满满地带着小船去寻找合适的场地,却发现绿地、公园等地本身环境整洁,且管委会考虑到安全问题,拒绝邀请学生参与活动。10天的时间过去了一半,这组学生还未落实场地问题,最终只好被迫放弃,改为其他项目。

  “学生们有一些很不错的点子,但在落实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往往是他们意想之外的。”侯宇说。

  当然,转为创业赛后,也有不少学生的创业项目获得了成功。2010年,一个来自计算机学院的创业团队在10天时间里设计出一款商务软件卖给一家公司,盈利近万元,成为了迄今为止盈利最高的团队。

  最近两年,大学生提交的创业项目申请,也给人以“更接地气”的感觉。而在组织比赛过程中,学校也不断反思,大学生的阅历积累不足,短时间内过分强调盈利,无形中给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们平添了不少压力。因此,今年的暑期实践变为“公益创业实战赛”,除了盈利外,更考量团队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媒体关注度、服务群体的广度等。公益创业更符合大学生的特质,也让学生们创业的点子层出不穷。

  

      实战赛不是模拟,是为真正的创业做准备

  今年,华理出征无锡的7支团队全部成功开展了自己的公益创业项目并有所收益,成功“落地”的比例较往年有了大幅提高。

  以华理商学院的“逐梦者”为例,四名队员在学校里就是学生中的骨干。在组织学校各类活动时,他们发现专门从事手工艺品制作的社团活动内容符合此次公益创业比赛。于是,期末考试结束后,四个大男生便邀请社团负责人教他们如何做手工。“每天培训六七个小时,学了整整两周。一开始也会不好意思,觉得这么精细的手工活儿是女孩子才玩的,现在我们做的跟女生一样好了,这样的活动也很受社区小朋友的欢迎。”团队成员夏乾峰说。

  “项目可行性更强、学校前期给予大学生们更为专业性、针对性的指导,这些都是让创业项目顺利落地的因素。更为重要的,是大学生自身创业意识的提高。”侯宇说。

  另一方面,学校遴选的标准也更重视可行性。学校邀请商学院、理工学院等专业教师作为选拔评委和培训指导教师。今年,商学院的两个教授分别从资金核算和风险评估等角度给大学生们进行培训补充专业知识。

  经过14年,创业实战赛已经成为华理的一块品牌,点燃了华理大学生们对于创业的热情。今年,全校共有500多名同学报名参赛,约70个创业项目从组织参赛队员、队伍,到项目设计和策划,均由大学生独自完成。

  侯宇说,学校的安排本来是跟往年一样,选择6支参赛队伍到无锡进行实践,无奈校内评选过程非常激烈,分数排名第7的队伍找到评审委员会:“老师,让我们一起参加吧,哪怕是自费也行呀。”而每支队伍,也从原来的3人,扩展到4、5人。

  当然,赛事组织过程中,也并非没有争议。“比赛与实际的创业不是一回事儿,对大学生有什么帮助?!”14年来,这样质疑声不绝于耳。但在华理,很多参加过实战赛的大学生,感受会截然不同。

  在今年的创业团队中,就有90后大学生连续3个小时一直宣传自己的项目,直到自己说不出话来;也有因得到陌生人帮助而感动到落泪。当然,也有学生为了省钱,每顿饭只吃一个6角钱的花卷;为了省路费,能走路到的地方都不舍得坐车……

  通过10天的实战,大学生们至少懂得,创业不仅仅是从一个“金点子”起家,还要时刻准备着为了这个“点子”能活下来而付出各种努力。

  

      那些年,我们经历并记录过的创业大赛

 

   2004年:大学生创业生存实践大赛,从只有“生存”开始

 

  见证者:本报记者 姜澎

 

  对华理的大学生来说,生存实践绝对是不同寻常的一课。在这门课上,学生将学会的第一个本领是:坦然面对拒绝。

  从2004年到2010年,记者多次采访华东理工大学的学生暑期生存实践活动。

  犹记得的生存实践赛开始之初,大学生们的“生存之道”都非常简单:不论是在南京还是青岛,还是大连,大学生们几乎都是在洗盘子、社会调查或者是发小广告中开始自己人生的生存试验。

  华理的第一届生存大赛是在长沙进行。每个队伍3个人,每人每天只有30元钱,而学生们住的是60元一天的旅馆。在出发前,学生只有心理上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其它几乎没有任何准备。

  “只要能吃苦,我们要找一个打工的岗位应该不难吧。”后来他们才知道,这是自己的想当然。

  在商业并不发达的长沙,要找到一份工作并不那么容易。记得记者跟随着一支实践队伍,在一天之内敲开30多家公司的门,遭到的几乎都是拒绝。没有任何收入,却每天必须支付房钱和饭钱。仅仅两天之后,就有一支队伍因为颗粒无收,而且没有很好地规划自己队伍的开支而不得不退出了比赛。

  此后,学校渐渐提高了每支队伍的预算,且提前为学生进行一些培训,还要求学生制订创业生存计划。到2007年,每名学生都有1000元的创业基金,当时的创业队伍也兵分两路,一路去厦门,一路去大连。

  在“骨干”的现实面前,学生的事先准备还是碰了一鼻子灰。当时在大连赛区,一支队伍原定计划是帮餐饮业开展推广计划,但是没有餐馆愿意接受他们“理想”的方案。最终队伍不得不把创业计划改成了生存计划。另一支大连赛区的队伍,计划是在沙滩上买艺术T恤,学生当时信心满满地说,他们都是有艺术特长的学生,画几件T恤完全没问题。但是批发来4件,竟然没有卖掉一件!恰恰相反的是,队员们发现游客对吃的更感兴趣,批发花生米来卖,每包都能赢利4元,比高大上的艺术T恤要赚钱多,一天下来纯利润竟有100多元。

  而怀揣着创业梦想在厦门创业的队员们也有同样的遭遇,甚至有一队小男生不得不去担任婴儿用品店的导购,从学抱小婴儿开始。还有队伍和饮料商谈好了推广活动,但是却因为饮料商最终要以货抵报酬,使得他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创业计划。有一名学生告诉记者:“吃了那么多的苦,但是学会了随势而变,及时调整自己的计划才能够生存下去。”

 

   2009年 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见证者:本报记者 唐闻佳

 

  2009年夏天,我跟随华东理工大学“大学生模拟生存大赛”到达温州,晚上与学生同吃、同住,白天我可以随机挑选一支队伍观察采访。

  有意思的是,只要我跟随哪一支队伍,马上就会有一名“大学生观察员”陪同在我身旁,这一点让我非常不解。直到看着学生们白天“三顿饭并两顿饭”、“全程步行”的“节流”状态,我方明白,这个观察员不仅来“监督”学生,也是来“监督”我——生怕我掏出10块钱“接济”学生一顿饭钱。显然,这样就犯规了。

  当年的比赛规则是这样的:比赛为期10天,每人启动资金300元,通常一个队伍3-5人,以三人一组为例,启动资金900元。比赛胜负很简单,最终哪个队的钱最多,就是冠军。但别以为一队人不吃、不喝、不动一毛钱可能最终也能博得名次,学校联系了当地某大学的学生宿舍,要求一个队伍每天缴纳135元的“房租”,另外,每天的食物、交通费用自理。换言之,不去挣钱,仅靠“节流”是不可能的。

  比赛第一天,我就知道:这是动真格的,因为生活就是如此“残酷”。生存大赛是华理每年暑假的“保留节目”。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我去的这年,正值全球“金融危机”,企业大幅“冷冻”岗位,应届生遭遇就业难,于是,该校首次在“生存”的基础上,引入“创业”概念,希望在学生中萌发创业种子。出发前,6支学生队伍都完成了“创业方案”,还做了什么“沙盘模拟”……理论是一套套的,可以想象,这群学生浩浩荡荡揣着“创业计划书”挺进温州的感觉:准备挣大钱了。

  结果,到达第一天,大学生们恐怕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纸上谈兵”。比赛所在地温州,可以说是中国创业气息最为浓郁的城市,私营业主林立,以至于商人的精明甚至渗入每一个温州人的心田。在这里谈“创业”,有点鲁班门前耍大刀的感觉。一名揣着方案四处碰壁的学生曾悲情地对我说,“在这儿,我感受到了真正的商人世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盆冷水在比赛第一天就浇得每支队伍“透心凉”,也是从第一天后,他们就与“旅游策划案”、“广告推广案”等“高大上”的创业书说再见,每支队伍像说好似的开始了“以工作养创业”的B计划--分流部分组员外出打工。

  于是,女生去连锁酒店当“客房服务员”,根据要求认真叠好每一条被子、每一块毛巾;男生去修车铺当“洗车工”,35摄氏度以上的暴晒天,穿着闷热的连体衣,一遍遍清洗着别人的豪车。与此同时,他们的同伴们在步行街上推进着“饮料促销计划”的二次创业方案,当地城市管理部门的“排挤”让他们明白:创业可不仅仅是练摊那样简单。夜幕降临,还有一行小伙伴坐在夜市后街肮脏的台阶上,前街熙熙攘攘的小吃铺不是他们此行的目的,一行人在讨论:如何向打工店老板开口“提前支付薪水”。毕竟,比赛只有10天,等不到月底。

  在比赛的最后一天,尘埃落定,最多的队伍赚了699元,最少的队伍账面上仅盈利2块钱。“别人说创业难,具体难在哪里,我现在有体会了。”一名大学生告诉我,大学毕业后可能会真的去创业。而在我看来,不论创业与否,对这个社会多些了解,能让大学生受益良多。

 

   2013年 赚钱不易,赢得尊重更不容易

 

  见证者:本报记者 黄纯一

 

  2013年夏天,江南暑浪滚滚,高温持续不下。华东理工大学第十三届创业实践大赛却“偏向虎山行”,选了个火炉城市——南京。回忆中,这届实践大赛真是怎一个“热”字了得。

  比起往年,这一年的创业启动资金有所提升:10天,每个团队1000元,不仅如此,每队还有500元的贷款机制。我想,这是因为创业大赛进行到第13个年头,比赛目的也逐渐从生存挑战转向完全的创业实践。

  平心而论,有了往届创业实践的经验教训,学生们的创业项目,至少他们的创业计划书,已经成熟了不少。尤其是一些团队的前期准备,已经很有些商业项目的雏形:不仅有准确的市场定位,还有多样化的营销方式。

  在六朝古都南京,学生们似乎都嗅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因此以“休闲经济”为卖点的特别多。比赛第5天上午,我跟随6支参赛队伍之一的“虫二视觉”来到南京1912酒吧区。“虫二”的创意是拍摄“小清新”照,将生意做到正放暑假的中学生中。他们亲手制作的海报和手工相册——厚牛皮纸、彩色水笔和抒情词句的组合,看上去这很符合中学生的定位,同时他们的“客户”也“拉”得非常成功。在商场推销和社交网络发帖推广的轰炸下,“虫二”的工作日程表已排满。

  因此,当我和“虫二”的队员们坐在凉风习习的快餐厅,等待客户上门时,心中也以为,之后最大的挑战就是高温了。谁知,这事儿还真不好办。

  有一名漂亮的女中学生,由家长陪着前来。拍摄现场,这位家长对“虫二”表达了强烈的反感——不相信他们是大学生,觉得他们的能力根本不够格拍照赚钱。要不是我当时在场,证明了自己和创业团队的身份,这次拍摄恐怕不得不因为“不信任”而提前宣告终结。

  挥洒着热汗的拍摄结束,家长只愿先付100元定金,成品到手后,再付全款。而此时,这些稚嫩的大一、大二学生们脸上早已“挂不住”了。这些学生或许是第一次面对来自陌生人直接的不信任。这与他们过去所接触的由同学、师长构成的生活安全地带完全不同。

  其余队伍也各有坎坷。计划拍摄微电影走“青春市场”路线的“小黄蜂”,由于专业能力的欠缺,客人上门看了一圈,又走了。“清凉一夏”为了拉赞助,照着黄页打了100多个电话,每当被拒绝,都觉得“脸皮被一层层扒拉了下来”。

  最后,队员们发现,最大的成就感已不是来自于挖了多少桶金,而是收获了多少尊重。一句“敬业”的称赞、几瓶递来的水,都能让他们心生感动。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当时4天就赚了600元的“大富翁”团队,在别人手忙脚乱时,他们居然还有心思“边创业边公益”,到南山的老人院去和老人下五子棋。

  这也是现实社会的真谛之一。赚钱不易,赢得尊重更不易。比赛临近结束时,一位大学生无限感慨地对我说:“接触了社会,才算是真正认识了生活。”

 

      原文来源:《文汇报》2014-07-24第12版

      原文链接: http://whb.news365.com.cn/whjy/201407/t20140724_1161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