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失败率逾九成:好时机“对”不必急

26.10.2015  10:02

  在刚刚过去的“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上,大学生创业者成为引人关注的一个群体。在多个省市的活动会场,学生们展示了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各种创业项目。然而,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大学生的创业失败率超过90%,国内青年创业项目的最终失败率在80%左右。面对这一现实,我们如何看待?记者在采访中听到了两种不尽相同的观点。

   正方

   现在正是创业好时机

  如果将企业做大做强甚至上市看做创业成功,那么这样的成功所占百分比显然不高。然而,如果心怀创业梦想的人,仅仅因此就停步,是否会留有遗憾呢?

  “失败很正常,人生最大的财富就是你以前所有失败的经历。”几个月前,在与台湾大学生分享创业心得时,马云发出如是感慨。在他看来,正是不断的失败锻炼了自己的抗击打能力,并从中学会了“左手温暖右手”。1999年初创阿里巴巴时,马云向中国企业推销电子商务模式显得异常艰难。当时他们跑了十几家客户,却接连被拒绝。后来总算有一家答应试试,这让他们倍受鼓舞。而这样的乐观,就成为他成功的要素之一。

  在同济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徐迅眼中,大学生创业无论成败,都是对创新精神及综合能力的锻炼,这是在大学课程中无法学到的。去年起,同济大学开辟出400平方米的区域,打造“创业谷”。首批应邀入驻的,是六、七家已初具规模的科技型企业。这些企业的任务是带着大学生一起创业,让他们从此告别“过家家”似的创业模拟游戏,在真刀真枪的创业经历中磨练自己。

  除有助于个人发展外,更多人创业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正如马云所言:“创业,现在是最好的时机!”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分别解放了人的体能和能源限制,而当前我们正在经历的是释放人的大脑,呼唤更多、更棒的创新。几天前的大学生创业论坛上,市教委副主任袁雯透露,上海将出台多项利好举措,如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计划和学籍管理制度,为休学创业提供便利和制度保障;成立国家大学科技园联盟,设定创业特区,鼓励在校学生和一定年限内的毕业生在此特区创新创业。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于晓宇认为,政府在大力关注创新创业初始阶段的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创业生态体系的退出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令这个生态系统真正充满活力,也令循环创业成为可能。即使创业者今天失败了,他日也能寻找到新的机会,重新站起来。

   反方

   在校学生不必急于创业

  不少专业人士认为,大多数在校大学生不必急于创业,可以先工作一段时间,等条件成熟后再开办企业等。

  IC咖啡创始人胡运旺表示,经营管理一家企业,对创始人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除了产品创新外,还需要团队管理、市场拓展等多方面的知识技能。在学校多年,学生擅长的是读书,鲜有机会在企业运营和管理方面得到实战锻炼。同时,大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社会资源也相对缺乏,从“象牙塔”里刚出来直接加入创业大军,对大多数学子而言可能并不合适,创业失败率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一个宽容失败、社保体系完善的大环境中,创业失败并不可怕。但国内一些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把父母的养老钱都拿出来了。“这么做我就感觉不妥了,如果失败,还要让父母帮你还债吗?”胡运旺认为,大学生创业者最好有点家底,否则这样的“学费”代价有点大。

  值得提倡的方式包括大学生可先“跟随创业”——毕业后加入一家处于创业阶段的中小企业;努力工作后升职,在企业拥有更大话语权,即“参与创业”;等到社会经验、企业管理能力、专业技术水平积累到一定程度,再辞职创业。这样循序渐进较为稳妥,有利于提高创业成功率。

  上海市科技创业导师宋海佳持有类似看法。他曾帮助过许多大学生创业者,觉得这个群体的优点是:充满激情和理想,思维方式上没有框框束缚。但担任一家企业的CEO,需要很强的综合实力,而许多大学生尚无法驾驭这一职位。

  他介绍,一些大学生创业者的情绪管理能力较弱,对创业伙伴不够尊重,导致“企业合伙人纠纷率比离婚率还高”。有些公司快完成A轮融资了,却因出现内部矛盾,创始团队分崩离析。“这种性格缺点,和年轻人没有在社会上工作过有关系。如果他们先做员工再创业,在单位里学会沟通和管理艺术,可能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