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咱的身边人】三年磨剑,终获金奖 ——访“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得主周元凯

14.12.2014  16:40

     

     

      来自机动学院的周元凯,喜欢篮球、唱歌和话剧。用他的话说,这些爱好给了他很多东西——良好的健康状态、团结协作的理念,还让他学会更好地展现自己。在最新一届“创青春”(原名“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上,他和他的团队凭借耐高温光纤光栅传感器项目捧得了金奖,实现了我校自参加创业大赛以来金奖零的突破。

 

这条路一走就是三年


      “我想我应该接受大家的意见,改名叫‘周三年’。”周元凯的金奖之路,一走就是三年。
      第一次作为核心成员参加挑战杯的时候,周元凯还是个大三学生。他们设计的网页游戏“佣兵冲冲冲”,因为盈利模式存在问题,到最终答辩时项目还处于亏损状态,这让他们与金奖失之交臂,
      第二次,他跟随团队研究水资源极度短缺下公众节水意识和节水行动的课题。他们4次赴北京、天津和河北实地调研,深度访谈38次,调查了618人次,确定了529个有效样本,有效率达91.21%,但因为课题新颖性不够,没有与社会热点结合,他们再次看着金奖花落别家。
      这一次,周元凯带领1个博士后、2个硕士研究生、6个本科生、1个留学生,完成了基于M.E.T.光电传感技术的创业策划。M.E.T.光电传感技术克服了普通光纤传感器不耐高温的缺点,在600摄氏度下仍能正常工作,并且对应变的测定能力是普通光纤传感器的60倍。这项技术在国际上也属于领先水平。他们用先进的核心技术、完善的项目计划、近乎完美的项目展示,在全国39支优秀队伍中脱颖而出,收获了期待已久的金奖。
 

“我总觉得还差一点”


      “我总觉得还差一点,这样是拿不到金奖的。”这是周元凯一直挂在嘴边的话,也一直驱使他和团队成员寻求新想法和新思路。从校内初赛到全国决赛,他们追求每一个细节的完善。10个成员分别负责不同模块,同时频繁地进行头脑风暴,一次次交流、修改。他们咨询了很多市场营销方面的专家。因为该产品的很大一部分市场在德国,为此,他们还专门找了德国留学生参与市场营销策划。
      在项目展示时,周元凯汲取前两次参赛的经验,更加注重演讲人、演讲内容、PPT三者的统一。“我们要保证每一分钟、每一秒,专家都在听我们演讲,没有一秒钟的走神。”
      仅就制作PPT而言,周元凯就列出了几个数字:7、15、30。他们的PPT有7次颠覆性的改动,基本推翻了之前的计划;大篇幅改动有15次左右,小改动更是超过30次。他们“总觉得还差一点”,一次又一次地完善,不断加入动画、图片等多种效果。

 

一个“带头大哥”的修炼

 

      在团队成员周珺眼中,周元凯是一个干练、霸气、思路清晰、有条理、能统领全局的“带头大哥”。“他有很多新鲜的想法。比如说在营销手段上,他融入了互联网的思维,选用4C营销理论。他想到通过手机app应用传感器技术,实现远端设备的监控,提供服务,而不仅是产品。”
      作为团队带头人,周元凯付出了不少努力。团队成员来自不同学院、不同年级,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事情。比如两个商学院大四的成员,忙着考研、实习、找工作。“大家集体讨论的时间很难协调。”“整个暑假,策划书和各项准备工作都没有什么进展,那时候感觉团队都快散了。”周元凯差一点就放弃了。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尽100%甚至200%的力量去完成。”他把每个人的工作都分配好,并且跟踪每一个模块的进程。他还与另一个成员着手并不熟悉的财务策划。从不熟练到熟练,从平凡到优秀,这是周元凯作为一个团队核心人物的成长过程。
      “元凯学长是个要求严格的人,也是追求完美的人。”吴昊这么形容周元凯。吴昊介绍说,在上海市比赛拿到金奖之后,理论上他们已将一个全国银奖稳稳握在手中了。但周元凯没有任何放松,他的目标是金奖。他们甚至在武汉准备全国决赛时,又加入了好多新想法,策划书每天都会有改动,比赛之前还用3D打印做了整套的模型。
      一个有着坚定信念并且不断追求完美的人,注定会得到想要的结果。在夺金之后,周元凯表示,在往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会回到学习研究上,完成博士学业是下一个目标,他要做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