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调研担使命,数字赋能促发展 | 上海财经大学师生在重庆市巫山县开展千村调查

26.07.2023  14:33

7月15日至7月19日,在上海财经大学粟芳教授和商学院沈芳老师的带领下,由来自金融学院、会计学院、信息学院、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外语学院的博士生与本科生组成的千村调查小组在重庆市巫山县开展了主题为“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定点调研,总共走访了四个乡10个村,顺利完成了调查研究。

一.绝壁天路,山乡巨变

7月16日,调查小组来到了位于巫山县竹贤乡大山深处的下庄。下庄四周绝壁合围,只有一条挂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通向外界。在讲解员的耐心讲解下,同学们了解到了下庄人民是如何克服重重艰难险阻,于深山之中凿出一条“天路”,让下庄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闯出一条致富之路。同学们也纷纷对“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于困境中仍不甘落后、不等不靠、不怕牺牲、不畏险阻的下庄精神感到由衷的敬佩。同学们还参观了下庄的红色陈列馆。这里收藏着当年下庄人凿天路时所用的器具、所写的账目等等。这些旧物都生动地为同学们重现了当时的历史,也帮助同学们进一步深入了解了下庄村的发展历史与精神文化。许多同学都深深地感动于毛相林书记与全体下庄人民不畏艰难、团结一致、不屈不挠的精神,也体会到了一场别具一格的红色教育。

二.“五个一”活动,劳育结合

夏日炎炎,尽管酷暑难耐,但仍阻挡不了上财师生在巫山县下庄村进行劳动教育的脚步。参观之后,同学们在农户的带领下纷纷走入田中,认识田中农作物,并帮助农户采摘四季豆、辣椒、李子等蔬菜水果。采摘完毕后,同学们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分工,分组帮助农户进行扫院子、洗菜、剥玉米等工作。劳动结束后,同学们亲口尝到了自己所采摘蔬菜做成的农家饭,并表示这小小的一餐中蕴含着非凡的意义。在“五个一”活动中,同学们都收获了不一样的劳动体验,切身认识到了农村劳动的辛苦与中国农民的智慧。

三、旅游富村,丰富产业

在下庄村,同学们深切感受到旅游给下庄人带来的好处。在毛相林书记的领导下,下庄人探索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共富之路,推动当地发展生态旅游、康养旅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驻村第一书记带领同学们实地走访了村里的农家乐。几栋由原来的黄泥土坯房改造的传统建筑映入眼帘,后院是主人种植的各类果蔬,随采随吃。同学们了解到,下庄村坚持“旅游产业与集体经济结合”的思路,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并为当地的老百姓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为下庄村的乡村振兴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当代下庄人便是通过旅游产业,开辟出新时代的致富之路,实现从井底到景区的蜕变。

7月17日,上海财经大学巫山县调研团来到骡坪乡,探访了路口村、鸳鸯村和大垭村。村民们将传统的果蔬种植业与采摘、观光等体验服务相结合,形成独特的产业优势。村支书还热情地邀请同学们参观向日葵花田。春夏时分,向日葵花田便是美景一片,吸引了众多游客;到了秋季,葵花子成熟便是丰收时节,再增加农民收入。将农业与旅游结合,发挥经济与文化双效益,使村庄产业多元化发展,为乡村建设增加新活力。金灿灿的花田,正是村民金灿灿的美好生活。

7月19日,同学们来到了重庆市巫山县双龙镇的笔架村、白坪村和安坪村。白坪村也是重点打造其旅游业,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石上生花”。这是一个集“吃、住、游、乐、教”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乡村旅游示范点。经不断完善,现已经建成四园一寨,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赏花游玩,有力地带动了村内的经济发展,增强了乡村振兴的内驱力。而安坪村则选择主要发展其生态农业,种植了大量的葡萄、草莓等水果。单就草莓产业而言,安坪村利用20余亩流转土地建成15个草莓大棚,带动30户当地村民就近就业,在盛产期草莓的纯收入可达二十余万元,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四、数字助农,打造品牌

7月18日,上海财经大学巫山县调研团调研“中国脆李之乡”——曲尺乡时,感受到了数字助农的好处。在曲尺乡书记的带领下,同学们先后前往伍柏村、新安社区和权发村。

一江,两岸,万山青,朝云暮雨间,峡江沃土滋养曲尺乡万亩果园。巫山脆李,果大味甜、清脆鲜爽。目前,曲尺乡脆李种植面积达21000亩,产量2万吨,产值2.4亿,实现了全乡18000人全覆盖。调研时正值李子收获季节,全村都在忙碌丰收,从采摘、到挑选分级、再到包装运输,已然形成高效标准的生产链。曲尺乡秉持国家发展路线,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连接农户与经销商,使产品销售全国,成功打造出巫山脆李这一标志品牌。此外,曲尺乡还引入了各类数字技术,协助销售。巫山脆李统一选用专业泡沫箱、泡胶、内置冰袋,开发气条包装和机器分拣;统一全县脆李的LOGO和防伪标识,做好二维码溯源系统建;统一采用全程冷链运输,保障24小时内到达国内各大城市的消费者手中。农产品生产数字化正是曲尺乡的致富之路。

五、深入乡村,诸多感悟

丁柯伊(信息学院22级学生):

接地气,沾泥土;田间地头,大美乡村。深入碧水青山中的巫山乡村,我看到了一树一树的脆李,淳朴热情的笑脸,布满茧子的双手。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道路上,既有晴空万里,也有电闪雷鸣。乡村不乏丰田沃土和特色产业,更得有先进的技术支持,方可打造乡村最美画卷。作为新青年,在面对今后未知的挫折和挑战时,我们将始终会坚守初心,迎难而上。为振兴乡村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我们义不容辞!

阳文薪(会计学院22级学生):

此次千村调查巫山定点中,我收获颇丰。首先,是看到了山区农民们真实的生存情况,在同情之余更坚定了我将来回报社会的决心。同时,经过不同村落的走访,我们见了或富裕或贫困的各个乡村,我逐渐理解村落经济民生的发展问题,如果能从制约村庄发展的因素上对症下药,或许我们的工作会更有成效。最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乡村的振兴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愿千里行,万村富。

尹晓涵(金融学院22级学生):

此次巫山千村下乡,是我第一次真切地走进农民的生活,感受中国最真实的乡村。我仿佛看见了世界的另一个切面,农村的生活比我意料之中的更加艰难,但他们的质朴也意料之外的让人感动。这些年来,在党的领导和改革下,农民生活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不少以前的贫困户如今生活有了保障,但中国乡村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数字化应用不足,劳动力不足,村民收入较低,路漫漫其修远兮,乡村致富路仍任重道远。

韦淞耀(金融学院22级学生):

乡村实践调研让我对乡村生活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深刻的感悟。在这次实践中,我深入了解了乡村的发展现状、人文历史和自然风光,同时也意识到了乡村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让我认识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乡村。乡村居民的淳朴和热情让我感动。这次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乡村的美和挑战,也让我更加珍惜城乡之间的联系与共生。我希望自己能够将所学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去,为乡村的发展和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同时,我也会将这次难忘的经历深深铭刻在心,鞭策自己不断学习进步,成为更有责任感和担当的社会一员。

(供稿/供图:潘昱含、林思含 编审:谢雅靖 收稿日期:2023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