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位列2015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百强

07.05.2015  13:40

2015年度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近期公布,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连续第四次位列世界大学法学学科百强。本年度大陆地区共有三所高校法学学科进入QS世界前100名,另外两所分别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QS世界大学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是由教育组织Quacquarelli Symond每年发布的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大学排名之一。QS每年向全球范围的学者、企业雇主进行问卷调查,主要采取学术领域同行评价、基于雇主的学生就业评价、学术成果引用比率以及师生国际化水平等标准。QS世界大学专业排名特别展示了各顶尖大学在不同学科的突出表现,以分析大学在某一特定领域的卓越贡献及成绩。此次上海交大法学院学术声誉(AR)65.7分,雇主声誉(ER)79.9分,论文引用(CPP)76.2分,高引用比(HIC)55.3分,各项得分较前两年均有所提升,具体排名也由2014年的69位左右上升到2015年的63位左右。 

交通大学法学教育源自1901年南洋公学设立的政治特班,历经百年曲折历程而始终坚持如初。80年代以来,上海交大法学学科得以再次恢复。2002年,法学学科自其他学科分离正式成立法学院,之后便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8年法学院更名为凯原法学院,实现新的里程碑式跨越。 

一直以来,凯原法学院非常重视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通过多方面努力保证教师充足的自由空间,鼓励他们在学术田野上勤奋耕耘,如今已取得良好效果。学院研究工作质量高、影响大,师生们的成果不断在《交大法学》、《亚洲法与社会评论》等高水平刊物上发表。“法社会学研究中心”、“上海智库海洋战略与权益研究基地”、“竞争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金融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企业法务研究中心”、“亚洲法中心”等研究机构在决策咨询、学术交流、公共表达等方面多有斩获。法学院工作“叫好又叫座”,实现了学术成就和社会影响双丰收。 

利用后发优势,凯原法学院坚持国际化办学特色,将培养有国际视野的卓越法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工作重点,及时调整战略规划及实施方案,不断改进和完善课程设置、教学手段、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迄今为止,学院和多家全球顶尖法学院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学者访问、学生交换及国际学术交流已常态化,学院国际化办学战略不断推进。同时,学院也和司法机关、实务部门保持良好的互动和联络,促进产学研交流融合,保障学院全面发展。 

凯原法学院在全球排名榜的顺位不断上升,业界和社会对学院的评价也日益提高,但全院师生仍时刻保持坚定的目标,向着更远的前方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