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与公园跳好“双人舞”

29.08.2014  11:43
  中山公园去年经历了一次为期半年的大规模闭园改造。刚一开园,各支文体团队陆续回归,秩序井然。

  中山公园的养管单位是长宁公园绿化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是长宁区绿化市容局下属的一家国企。早在七八年前,为了与常驻公园锻炼的游客建立常态联系,公司设立了一个“三位一体党建指导站”。指导站接受公司党支部的指导,并发展出了一支志愿者队伍,协助维护公园日常管理——队伍的骨干就是各支晨练队伍的领袖。公司党支部书记助理陈沈慧介绍:“团结了晨练队伍的领袖,也就相当于抓好了晨练队伍的管理。

   改造前打好感情牌:“关键时刻不离不弃

  “公园改造就好比家里装修,这段时间需要大家配合,先挪出去。”改造前,党建指导站召集各团队领袖们开了一次会议,不但把“装修方案”向大家交了底,还承诺帮助为常年在中山公园活动的100多支团队找到“临时活动点”。

  长宁公园绿化同时管理着天山、水霞、虹桥、天元等众多小绿地,这是党建指导站的优势资源。党建指导站与这些绿地里的晨练团队领袖商量:“有人来做客半年,能不能照顾一下,腾出点地方?”多数团队大度地应允。

  也有个别不肯让步,党建指导站请来当地街道帮助沟通协调。当时正值隆冬,党建指导站的工作人员反复在周边绿地奔走协商,让团队领袖们很感动:“他们在关键时刻对我们不离不弃。

   开园时搭好大平台:“错时包场”达成共识

  整个改造过程为期半年。这期间,指导站常常请大妈们“回家看看”:一方面向他们介绍改造进展,发放一些小慰问品,同时也贴心地问问大家:“在外面过得好不好,有什么需要帮忙协调?

  “别看是些小礼品和几句话,大家却感到很受尊重,很温暖。”党建指导站负责人戴素琴说,“中国人就是这样,讲感情——有了感情,什么事都好商量。

  重新开园前,公园主动把大妈们请回来看看新的设施及环境:“这是新的硬地坪,条件比原先好多了——这么多公共资源,怎么分配,大家自己协商。

  感情发挥了大作用:都是当家好手的大妈们很快协调分配好了晨练资源。由于团队数量多,场地资源总量不足,精明的大妈们想出了“错时包场”办法,很快达成了共识。

  正式开园那天,大妈们根据事先商量好的场地和时间前来锻炼,秩序井然。公园新开,吸引来不少散客晨练团队,大家自发组成志愿者队伍,对音响过高等不文明现象主动上前劝阻。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