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方略》教师顾俊: 会引导学生不要有大国沙文主义倾向

28.11.2014  11:44

  上海大学《大国方略》课程开讲。

  东方网11月28日消息:从11月开始,每周二的晚上,《大国方略》都会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定时开讲。这门课程不仅受到学生的欢迎,也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顾骏教授是《大国方略》课程的首讲教授之一。

  11月27日,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顾骏表示,“这几年中国变化大,经济发展快,但教育走得很慢,有负大学使命和责任。大学也面临挑战,需要不断提高。《大国方略》这样的课程是一次探索,应该是有价值的。

      >>> 上海高校大国方略课程背后:教师备课帮学生理性认识中国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

   对话顾骏

  澎湃新闻:《大国方略》课程很受学生们欢迎,为什么你会想到开设这门课程?

  顾骏: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想法,也不是短时间里冒出来的想法。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开始布局中国在全世界的战略格局,大量出访,在国内密集接待外国元首、政府和企业代表团,表明中国走出去的姿态已经十分明确。国家要走出去,国民需要在意识、心态和能力上有相应的转变。

  大学生对国家在这方面的改变有着本能的感觉,但认识上存在着模糊,还不到位。开这门课是想促使学生把直观感受变成理性认识,弄明白了,清楚了,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中国的将来是年轻人的,他们早些明白,早些准备,对于自身和民族都是有意义的。

  澎湃新闻:第一课效果如何?

  顾骏:准备这门课时,大家对大学生关心什么,关心到什么程度,希望老师讲什么,列出的专题能否引起学生兴趣,说实话,心里不是完全有底。

  第一堂课下来,我们发现学生对于国家大局的了解,超出了教师的预见。我们的总体感觉是,一方面这门课是有基础的,同学们希望多了解中国,也了解了不少;另一方面这门课确有必要,帮助学生在认识问题上提高一个层次,还是有空间的。

  澎湃新闻:有8名留学生选了这门课,这门课会专门针对留学生群体做一些特别的设定吗?

  顾骏:我们的教学目标主要定位中国学生,毕竟是国情教育。但在讲课时,会注意引导学生,不要有大国沙文主义倾向,把尺度掌握得更准一些。除此之外,不可能专为6名留学生作单独准备,也没有必要,但他们确实可以从课上师生讨论中了解中国国情,对他们不无裨益。

  澎湃新闻:课程采用了项链模式的授课方式,这样的方式有什么优势?

  顾骏:学校对这门课程的要求很明确,就是让专家依据学科背景作出解读。为此,多次集体备课,不同的专家,讲不同的专题,充分尊重专家意见,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把专家对专题的认识,统一调整到大国方略上来。

  项链模式的优势在于,由一个老师控制教学节奏,使课程有完整的架构,另外一个教师承担课程内容的发散,根据学生课堂反应,补充不同的内容。这样做,突破了单个老师讲课相对固定的陈式,增强了课堂应变的弹性。不同的老师承担不同的功能,有各自的使命,彼此配合,让教学可以有更好的效果。

  学生所写的课堂反馈。

  澎湃新闻:我注意到你们在授课的过程中很注重学生的反馈。

  顾骏:课程本来就是为呼应学生需求而开设的,自然对学生反馈很注重。但课程讲究科学性,不会完全按照学生的反馈走。我们尽可能贴近学生的兴趣,如果学生不感兴趣,让这么多教师花那么多精力就成浪费了。

  大学的课程设置要跟上社会和时代的变化,不要让大学成为与世隔绝的象牙塔,学生应该沾点“烟火气”,不能不食人间烟火,他们进大学时已成年,出去时年纪已可以做爹妈,在国家和民族命运展开的过程中,他们是最大的受益者,也是最大的责任承担者,应该有所准备。

  以后如有可能,希望学校再开一些课程,如“中国文化寻根”,不是沦为时髦的国学课,而是寻找中国的根,有点像“文艺复兴”的路子,同学生一起,为着中华民族的崛起作理性思考,认识今天的问题、未来的挑战,重新认识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这几年中国变化大,经济发展快,但教育走得很慢,有负大学使命和责任。大学也面临挑战,需要不断提高。《大国方略》这样的课程是一次探索,应该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