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方略”之四“时代音画”课亮相 首秀以“曲目单”为例揭示文化密码

30.03.2017  04:49

      

 

       3月28日晚,一堂火爆的通选课在上海大学音乐厅拉开帷幕。那便是——“大国方略”之四“时代音画”。

       首堂课,《茉莉花》、《多谢了》、《木兰从军》、《好日子》,演唱会的曲目表吸引学生眼神。随着肯尼迪中心演唱会的视频和图片展示,随着歌唱家一曲又一曲的美妙歌声演绎,学生的思绪和情绪已被深深带入。

       在什么场合?这是谁在演唱?这是谁安排的演出?现在能理解四首歌的涵义了吗?这四首开场曲目连在一起,传递了怎样的文化涵义?课程策划人社会学院顾骏教授用一组问题把大家引向课程内容。

       音乐学院教授、一级作曲家狄其安率先上场,诠释“茉莉花”的故事:鲜花调、江南明歌,“茉莉花”如何传到祖国四面八方,又如何随着外国人来华采风偶然间传播到了海外,由被《图兰朵》演绎,如何经历母体和变异……

 

       音乐学院女高音王思思一袭演出长裙,妩媚优雅,一连演唱了三个版本的“茉莉花”,她还邀请了顾晓英老师和学生一同演唱,赢得全场喝彩。通过狄老师和王老师的讲解,让学生很快抓住了曲目单背后掩藏的文化密码,那便是浓浓的“中国元素”。原来,中国并不神秘,中国音乐同西方观众并不遥远,因为西方观众早就知道《茉莉花》。

       来自文学院的姚蓉教授从容讲解了“木兰从军”背后的故事,她列举了中国古代女性群像,论证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巾帼英雄”之说,“妇女能顶半边天”,男女平等有文化基因。她还专门吟诵了“木兰辞”,深深打动了学生。

       “时代音画”是“大国方略”系列课的第四门课。课程隶属“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模块,旨在用音乐和美术引导学生认识时代,认识中国近现代史上如何一路走来,破解艺术作品中的历史和文化密码,从而增强自身的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

       “时代音画”是上大探索全员育人、在通识课程领域启动“课程思政”教学转型的又一举措。从此,在上大,“大国方略”作为老大哥,已开满第7个学期,每学期抢课学生180名。

       “大国方略”也已拥有三个弟妹,那便是2015年冬季开课已四季的“创新中国”,2016年冬季开课已一季的“创业人生”,本轮首开的“时代音画”。他们隶属不同的课程模块,却带有相同的运行模式,承担着作为全员育人的同向同行课程的使命。两年多来,“大国方略”系列课在大类学生评教中赢得好口碑,大类学生评教名列前茅。新开课“时代音画”课以时代为主轴,以艺术为载体,带领95后大学生重回烽火连天的近现代史,体认中华民族不屈的灵魂,致敬与时俱进、历久弥新的传统文化!

       上海大学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大国方略”系列课的探索,真切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做到“四个正确认识”。“大国方略”系列课核心团队用心组织好学校优质资源,开发好思政课程、设计好思政课程和实施好思政课程,真正让思想政治教育润物无声,无痕潜入学生头脑,真正以学生为本,创新教学模式,使同样的“食材”换发新的生命力,满足更多大学生期待。

 

       “大国方略”系列课策划人、上海市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顾晓英工作室”主持人——顾晓英参与主持课堂教学。本次课程开设,得到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和文学院等多个院系的大力支持,老师们已集体备课多次,力求课程成功精彩。当晚课程吸引了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如河南工程学院、上海立达学院思政课老师10余名。我校宣传部李坚老师、刘绍学老师,工会顾红老师、经济学院尹应凯老师、美术学院王海松老师、出版社傅玉芳老师等到课参与互动。

附:“大国方略”系列课已获奖项

1. 从‘大国方略’到‘创新中国’——上海大学成功打造‘中国’品牌课”,教育部第三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示范项目(全国10项),教育部,2017年

2.《大国方略——走向世界之路》,上海市第十一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通俗读物著作类一等奖,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社联,2016年

3.“创新中国”课程,“全国社会学教指委年会优秀教学成果奖”,全国社会学教指委,2016年

4.“上海市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全市17家),上海市委宣传部,2016年

5.《大国方略——走向世界之路》,第十四届“上海图书奖”提名,上海新闻出版局2016年

6.“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全国32家),中宣部,2015年

7.“上海市群众喜爱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项目”(共100项),上海市委宣传部,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