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年前 上海也曾流行广场舞

04.05.2015  12:42
60多年前 上海也曾流行广场舞 - 新浪上海
来源: n.sinaimg.cn
1949年5月,上海举行解放军入城式,文工团员在街头扭秧歌。 现代广场舞跳出了新的时代感。

  据东方网5月4日消息:1949年7月6日,上海市百万军民举行盛大游行,庆祝上海解放。解放军攻城部队举行庆祝解放的“入城仪式”。市民手持鲜花、锦旗,敲锣打鼓,从四面八方涌上街头。姑娘们扭着秧歌,小伙子敲响了腰鼓,儿童们背着的“洋堂鼓”引人注目,工人方队的口号声震耳欲聋。整个上海沸腾起来了。

  从此,群众文艺活动成了上海的感性存在,让这座城市更有激情、更有活力。

   情书中描写的群文活动

  两个上海人于1950年代的家书,记录了那时他们参与过的群众性文艺活动,文字不多,却也让人感受到这个城市的脉搏,体悟到当年这个城市居民的情感与心灵。

  信件中的男主人公傅伟(化名),约于1930年-1931年出生。上海解放时中学毕业,在蓬莱区文化馆当职员。女主人公李敏(化名),1932年10月出生,解放时中学毕业,在长宁工校负责文化宣传工作。从1951年起与傅伟确定恋爱关系。

  傅伟在信中对李敏提到:

  “昨天的五一游行我负责同学队伍,在整个蓬莱区八万人的队伍中,我们的队伍是最后一个,所以从上午九时起至下午四时半,十足地在体育场等了七个半钟头。同学的思想混乱之至,结果没办法就教同学跳匈牙利舞。由于大家都学起匈牙利舞来了,所以才“”住了同学的情绪。等到我们出体育场时,三百个人中,几乎每一个都学会了跳这个舞,情绪高得不得了,连我这个从不会跳舞的笨家伙也跳得蛮好。这个舞好不好,就可想而知了。(舞蹈的歌谱是:5656565∣517653∣5534553∣5534533∣1432143215∣1432143215:‖。歌谱中的记号如一拍半拍等画得对不对,不敢肯定)。假如你要学的话我可以教你。不过听说在《青年报》上也曾经登载过的。(昨天我们的队伍做到了100%不开小差不买零食)。你是文娱先生,可以将这舞教给同学。”(1951年5月2日)

  李敏回复道:

  “伟大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是过去了,这次我们长宁区工校教师全部担任鼓动宣传,所以没有参加游行,但是我们都检阅了五万多人的游行队伍,工人阶级显示了他们伟大的力量。尤其当同学们见到了我们先生给他们鼓动时,他们的步伐就走得更加整齐,歌唱得更响亮,口号呼得更有劲——这样我们从上午七时半直到下午五时才结束,在这期间却也够累了,那天晚上七时半我才回家。”(1951年5月4日)

  “今天,他们都出去了,我一个人在办公室内静静地想着写着……听着音乐,另有一股心情,音乐真能动人,使你去除了烦恼。有人说会欣赏音乐的,也就懂得了人生,这虽然不顶全面,但我倒感到很有意思。”(1951年6月16日)

  “由于过去的经验,我的声音被称为较清爽、容易吸引群众,因此我担任了很多,如对口唱(一男一女)、讲故事、对白等,此外还有大合唱和舞蹈。虽然我身体不好,在工作期间也有发烧、头痛等现象,但我都把它忍受过去了。这真是给我一个考验,但是很矛盾的,我会暗暗地烦恼。算了吧,不谈这。喔,我们在集体练习时教师间的感情更融洽了,记得在宣传的那天晚上(廿日),我们都拖着沉重的脚步到里弄里去开会,居民们的那种热忱,充分地表示了他们的政治觉悟是有了提高。”(1951年7月23日)

  “一星期又匆匆地过去了,你们那里忙吗?大概又要开始订计划了吧!我们工校里这星期上的是临时课,三月二日在马陆桥他们工校会举行了开学典礼,我竟被选为教师代表,在大会上讲话,真是尴尬得很。但我总觉得跑上几次,老练得多了,可见什么事都得学习呢?唉,真是经不起磨炼,这几天晚上工作得较迟了些得了感冒,加上为了适合同学要求天天地教他们唱歌。为游行练,所以我的嗓子已变成麒麟音了,(这三个字不知是否这样写的吗?)今天是三月四日,反美大游行,我们长宁区工校教师会组织了一鼓动站,设立在中山公园门口,我们在清早四点即起身,到六时集合在公园门口布置,用了一上半天的喇叭,到下午一时才结束,但我的喉咙已发不出声了,回家又得很多事,所以竟从愚园路跑到老北门,你想伟大不伟大,但可把我累坏了。”(1955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