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多个国防教育基地遍布上海城乡

21.09.2014  14:21

  “周奶奶,我被上级挑选驾驶最新机型了!”听到话筒那边徐漠烟的喜讯,周向党老人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周向党与丈夫是一对蓝天伉俪,退休后他们倾情投身国防教育,参加浦东新区国防教育讲师团,18年如一日深入社区宣讲国防故事,被誉为“红色情侣讲师”。在他们的教育影响下,很多像徐漠烟一样的青年走入军营建功立业。

  如今在上海,1600多个国防教育基地遍布城乡,像这样的国防教育讲师团有35个,涵盖各乡镇街道,有兼职讲师600余人,先后在高校及社区街道宣讲国防教育达200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达数百万。

  浦东上钢新村街道80多位“两弹一星”功臣把珍藏的军功章、纪念章、老照片捐献出来,在社区创建了“核工业建设者回顾”展厅,附近10多万群众接受了“两弹一星”精神洗礼。

  77岁的长宁区虹桥街道老人顾泉雄,退休后与老伴花光了几十万元的积蓄,踏遍全国30个省市70多个县市,为那些看不上电影的人们放映红色电影和纪录片,感动了无数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

  近年来,上海国防教育积极适应城市管理模式的变化发展,制定出台《加强国防教育社会化建设的意见》,注重立足基层基础,主动融入社会生活。

  2008年起,全市规模最大的社会教育公益性平台“东方讲坛”开讲国防教育,至今举办讲座400多场,听众达30多万人次;依托平面媒体大型公益性讲座“文汇讲堂”,使国防教育与市民天天见面。

  上海有多大,国防教育课堂就有多大。上海警备区政治部主任程关生介绍,近年来上海还打造了一批有特色的媒体传播品牌和国防文化产品。上海广播电视台长年开设“防务新时空”、“沙场”、“我是一个兵”栏目,报刊杂志开设“军界瞭望”、“国防天地”专版。

  2012年在“南京路上好八连”进驻南京路60周年之际,黄浦区人大代表提议在南京路上为好八连立雕塑后,市民踊跃捐款,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募集了全部资金。如今,耸立在南京路的”好八连“雕塑,成为又一个国防文化新地标。

  在上海,很多社会组织策划的国防教育活动屡见不鲜。8月12日,在八一三淞沪抗战纪念日前夕,外滩黄浦江畔的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大厦的巨型玻璃灯光幕墙上不停滚动闪现的“勿忘国耻”字样,很多市民和游客在外滩边驻足仰望沉思。而这样一次有创意的国防教育宣传,并非政府组织,而是刚成立的上海市国防教育基金会一手策划的。

  去年8月,上海市国防教育协会联合市教委、团市委联合举办“走近边防线”青少年国防教育夏令营活动,从全市20万青少年中选拔50名学生组成“国防教育训练营”奔赴舟山某海岛“当兵”,四天三夜的守岛体验让学生们感受深切。“今年‘走近边防线’活动将组织上海青少年学生赴边疆部队与官兵们同吃、同住、同学习、同站岗、同演练。”上海市教委领导告诉记者。

  “凝聚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国防教育,是上海一贯坚持的做法。”市国防教育办公室主任谢亚洪表示。

  1995年,上海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省级拥军优属基金会,将烈、军属,伤残军人,复退军人,上海籍的义务兵以及驻沪部队的官兵作为服务对象,通过国家和社会相结合,为他们提供特殊的保障。

  依托社会力量,上海还先后创办全国首家国防教育网站“全民国防教育网”,创建国内第一家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的国防教育网络学校——“国防主题乐园”,在上海门户网站东方网开通全国首个国防教育官方微博——“上海国防”。

  1600多个国防教育基地遍布上海城乡,每年接受国防教育学习参观人数达440余万人次;上海有18支国防教育志愿服务队,长年活跃在220个社区开展国防教育活动;编印624万册《上海市民国防和双拥知识手册》,通过社区网络分发到全市每个家庭……

  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