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孩子"成沪剧中坚力量 学地道上海话起步难

26.02.2016  06:59

  东方网2月26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作为上海的本土剧种,沪剧一直备受关注,也一定程度上背负着传播沪语文化的责任。但近些年来,随着外来人口的极速增长,沪语的生存空间也受到挤压,如今的小孩子讲着一口普通话且不太会说沪语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而对沪剧来说,上海小囡学沪剧的也越来越少,外地来上海戏校学习的孩子成了大多数。很多人因此忧虑,沪剧的传承是不是遇到了瓶颈?对此,上海沪剧院的院长茅善玉持着颇为开放的心态:“外地孩子也能学好沪剧,只要努力、有天赋,一样可以挑大梁。

   曾经备受争议的外地生已是沪剧院中坚力量

  大约在十年前,刚上任的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看到手下的演员已经不足30个,很着急,马上开始了招生工作,希望给沪剧院注入新鲜的血液。当时一则颇具争议的新闻是:在沪剧院录取的26个学生中,居然有来自山东的学生,江苏、安徽、浙江的学生则占据了大多数,反倒是上海本地人少之又少。

  如今,那26个年轻演员早已成为上海沪剧院的中坚力量,他们还组成了上海戏曲院团里颇为少见的纯青年团。茅善玉谈到这些青年力量时感慨不已。她告诉记者:“像我这样的,已经是沪剧院里最老的演员了,上面的老先生们都退了。朱俭这批是中生代,而当时从戏校毕业的这批90后新生代成了主力军了。

  据介绍,这批90后演员一年可以演到近百场演出,占到整个沪剧院演出的一半左右。而且很多剧目,如《雷雨》、《陆雅臣》、《庵堂相会》、《魂断蓝桥》等都是为他们量身定做。在其他团里,刚刚毕业的演员跑龙套就得跑上好几年。

  更难能可贵的是,包括王森、洪豆豆等演员已经凭借着自己的演出积累了不少粉丝,在沪剧的贴吧和论坛上,讨论他们的帖子甚至超过了几位中生代的名角。

   起步最艰难老演员一字一句教发音

  在很多观念颇为传统的戏迷看来,沪剧就应该招本地孩子。学起来上手快,没有任何语言障碍。所以在当时,沪剧院招收大批外地孩子时,坊间的争议之声颇大。有的甚至直指这一举动预示了沪剧前途不容乐观。

  而在这批学生已经毕业快5年,下一批新的学生在后年也将进入院团时,茅善玉的心里也多了一份底气。她在昨天接受采访时便反问道:“外地孩子为什么就不能学沪剧了?他们一样可以学得很好。”茅善玉表示,不应该过多地纠结孩子们来自于哪里,“王盘声老师是苏州人,杨飞飞老师、丁是娥老师,一个是浙江慈溪的,一个是湖州人,都不是上海本地的呀,他们不都成了沪剧大家嘛。

  不过茅善玉坦诚道,作为外地学生,他们的起步的确是异常艰难的。“上来真的是苦啊,说几句标准的上海话就要用掉一年多的时间。”茅善玉透露,为了让学生尽快学会地道的上海话,院里派了好几位资深的老演员去手把手地教。

  知名的沪剧演员王明达当时就手捧一本《小学生学上海话》,一字一句教发音:“我们过去学戏,白天跟着老师学唱念、身段,晚上上台就去跑龙套。”但对外地学生来说,一周上16节专业课,王明达还嫌不够。

  当时,刚刚毕业的王森还闹过“一百块”的笑话,这在沪剧院已经成了经典的段子。2010年,院里排《雷雨》,王森被挑中演周冲,排练场上,他念台词:“姆妈给你一百块。”话音刚落,满场大笑。看王森莫名其妙,扮演四凤的洪豆豆提醒他:“你的‘一百块’,口型太大,成苏北话了……”此后,每到排练《雷雨》时,就算熟练掌握发音的王森还是会被茅善玉友情提醒“一百块一定要念标准了”。

   已经有了归属感演员收入也大大提高

  由于年轻演员在院里得到了重视,演出机会越来越多,他们也慢慢找到了归属感,用院长茅善玉的话来说就是“心定下来了”。

  而就在两年多之前,演员们虽然增加了表演的场次,但收入方面还是相对较低。当时,演员们只能拿到1000多元的基本工资,加上演出费2000多元,工资的确有点低。

  如今,演员们的收入也是水涨船高,茅善玉给记者透了个底,平均年薪要在8万元左右,比以前高出了不少。而这一切也是因为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补贴到了演员头上。这也是为什么茅善玉会说,演员们的心定了下来。

   传播沪语文化心态也应该海派

  在接受采访时,茅善玉还谈到了观众的接受度问题。她认为,其实现在的沪剧观众心态是很开放的,他们愿意接受在艺术上各式各样的创新,只要你真诚,讲好了故事,他们都会买账,“观众只是不能接受那些花里胡哨,只靠舞美博眼球的东西,如果故事能够打动人,就算表演突破传统,他们也是开心的。”她还表示,沪剧其实就像黄浦江的水,永远在流淌,“我们没有太多的传统和程式,没有太多压箱底的老本子。没有变化就意味着死亡,所以我们每个戏从题材到创作到唱腔,都在求新求变。

  更令茅善玉感到开心的是,沪剧院已经连续举办数年的沪语训练营也慢慢地出现了新的趋势。以往,带孩子来这个训练营的大多数是上海本地的家长,他们担心孩子不会说标准的沪语,所以抱着一种抢救的心态来学习。而来自外地的家长并不太会把孩子送来沪语训练营。  然而就在这两年,越来越的新上海人开始把自己的孩子送进来了。茅善玉表示,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说明这些家长愿意扎根上海,学习上海的语言、了解上海的文化。

  在其看来,传播沪语文化,作为文艺工作者心态应该是海派的、开放的,否则也就不符上海之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