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平台开始向商家收取佣金 线上线下订餐差价大

17.11.2016  11:04

  确实,最近想要在外卖平台上订餐时会发现,外卖平台上的餐越来越贵了:同一家店,同一份菜品,同样的菜量,价格却越来越高。记者了解到,在大肆“烧钱”模式之后,各大外卖平台因急于走出亏损而开始向商家收取各种名目的费用,消费者则成了部分成本的变相买单者。

   线上线下差价比例超两成

  消费者小张近日在外卖平台上点了家里附近的千里香馄饨王,可他发现,平日该店的小碗小馄饨堂吃卖6元,在外卖平台上却是定价9元。由于小馄饨的本身价格就不高,涨了3元相当于比店内价格足足高出50%。而为了凑足起送价,几样菜品相加之下,一单外卖的总价要比堂吃贵出十几元。

  对此小张认为:“外卖平台兴起的时候,是以补贴著称的,各种活动加上送券,很多人首次吃饭是不花钱的,订餐也比到门店便宜。可现在线上价格反而高出线下许多。

  记者调查发现,随着外卖平台的竞争格局趋于稳定,资本市场的转冷,外卖确实开始不那么实惠了。搜索饿了么、百度外卖和美团,线上线下差价比例超过30%并不少见,差价比例接近50%的也不是没有。

  同时,记者还发现有通过改变食物计量规格而变相加价的情况存在。

  一家开在天山巴黎春天底楼的麻辣烫店主告诉记者,该店麻辣烫在店内食用时采取荤、素菜品单价相同的模式,顾客挑选完食材后一起称总分量计价。而在上述几家外卖平台上,该店则采用每样食材按“”销售的模式,诸如羊肉片一份3元、北极翅4元、牛筋面2元等。  店主坦言,“这样折算下来,同一份麻辣烫的外卖价格要比店内食用贵20%-30%,”而她说之所以涨价,是因为“外卖平台收佣金,而且佣金正在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