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警惕热射病!男子体温高达42℃经抢救脱险

30.07.2015  22:16

相关视频:沪上医院急症爆棚,市郊再现“热射病



  7月30日中午12点左右,一名男子被担架送进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据了解,这是一名外来务工人员,在工厂干活时突然倒地,人事不省。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医师牛富生介绍称,当时患者体温接近42℃,皮肤很干,无法排尿,并有明显的脱水现象。经初步诊断,患者属于重度中暑,即 热射病


名词解释:什么是热射病?热射病,通常是因持续闷热,导致皮肤散热功能下降,热量集聚在脏器及肌肉组织,患者会出现高热、无汗、抽搐、昏迷、呼吸衰竭等现象,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类型,死亡率高达50%。

  通过用水不停地擦拭身体、在腋窝及大腿根部放冰块等方式,患者体温最终恢复正常。牛富生表示,如发现中暑病人,应进行简单急救,并第一时间送医。一旦上体温升至39℃以上超过半小时,人体机能都会出现紊乱,再进行抢救就非常困难了。

  与此同时,在市一院松江南院ICU病房,也收治了两名热射病患者。一人是在啤酒厂酒窖内工作,环境潮湿闷热,另一人是拾荒者,长时间暴露在阳光直射下。两人被送医时,都有意识障碍、恶心呕吐、四肢乏力的症状。

  

  据了解,自七月进入高温时节以来,上海各大医院门急诊量都明显上升,远超往年同期。中山、华山、瑞金、仁济、新华、市六等都在日均1万人次左右。其中,新华、仁济最高一天门急诊超过1.6万人次,创历年新高。在市郊的一些医院,已陆续收治到热射病患者。
  对此,市卫计委要求全市医疗机构,切实加强门急诊一线力量,确保医疗救护及时、快捷。部分医院门诊推出了中午连续挂号、连续门诊,开通网上和现场预约挂号双通道,提供邮寄检验报告、免费出借轮椅、免费提供饮用水等服务,以减少患者特别是老年人排队等候、来回奔波;急诊则充实坐诊医生数量。


专家建议:夏季如何防治中暑?中暑是夏季最常见的一类疾病,市民要注意日常保健预防。高温环境下工作,应尽量补充盐开水或含盐饮料;有基础性疾病的市民,特别是曾经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出现如胸闷、胸痛、头晕等不适症状,应抓紧就医;一旦中暑,应立即将病人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冷水反复擦拭皮肤,随后要持续监测体温变化,若高温持续,应马上送至医院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