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生命医学伦理中心揭牌成立

24.11.2016  07:35
      近日,首届复旦生命伦理论坛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闻玉梅,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党委副书记袁正宏、副校长许征出席论坛。复旦生命伦理研究中心在论坛上成立,韩启德、闻玉梅、焦扬以及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国豫共同为中心成立揭牌,焦扬向韩启德颁发了复旦生命医学伦理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聘书。

围绕“精准医学时代的生命伦理学”这一主题,与会的60余位专家学者对精准医学的概念和由来、精准医学的方法论及其伦理与社会影响、基因编辑的伦理规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医学、制药、农业、环保和食品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使人们对生命、疾病和健康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近几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基因编辑技术、胚胎植入前诊断、合成生物学和精准医学,使人对自然和人的生命的干预进入到分子层面。而大规模生物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全基因组测序成本的大幅下降和大数据计算分析手段使生命科学技术与医学的结合越来越密切,医学实践变得越来越个体化。精准医学使医学进入了新时代。在精准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相应的伦理规约和法律法规的保障,精准医学有可能带来不精准的伦理社会后果,给现有的伦理和法律政策体系带来挑战。

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复旦大学生命医学伦理研究中心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和附属华山医院倡议成立。中心致力于建立一个包括哲学、伦理学、法学、社会学、人类学、医学、信息科学和临床医学的跨学科平台。一是深入开展跨学科的生命医学伦理学基础理论研究,构建基于中国传统伦理资源的生命伦理学话语体系;二是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应用对策研究,结合临床医学中的实际问题,推动我国在生命科学研究与精准医学医疗相关领域法律法规的建设,推动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在我国负责任地发展;三是着力打造跨学科研究团队,探索应对精准医学时代伦理问题的方法,培养跨学科的人才,为国家制定精准医学的相关伦理与法律法规提供建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