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毕业生巩辰卓 把世界装入行囊

10.11.2015  16:32

晚上9点,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市又停电了。来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坦桑尼亚办事处实习已一月有余,我已经习惯了这儿每天停电的日子。

为什么选择来坦桑尼亚?那是因为我对坦桑尼亚有一点特殊的感情。

2013年暑假,我曾前往坦桑尼亚第二大城市姆万扎做志愿教师,教授六年级学生英语。初到姆万扎时,那里的场景让我感慨万千:学校的教室里没有电子设备,80个孩子用10本教材,老师讲课就凭一支粉笔、一张嘴。为了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我带了一个足球过去和孩子们一起踢,开始还会有人传球给我,后面就变成了上百个孩子在荒草地上围着一颗足球奔跑,我从未见过这样的场景。在这里,我真切地体会到了“被需要”的感觉。

2011年9月,刚进入复旦的我选修了一门通识课《北欧模式——延续与变迁》,并获得了大二上学期去芬兰坦佩雷大学做全奖交换生的机会。自此,我这颗想要“走出去”的心,一发而不可收。

大三上学期,我入选“华盛顿中心保德信全球公民项目”成员,作为全球20位青年学者之一,赴美国华盛顿特区CCTV北美中心进行4个月的助理制片人实习。大三时,我开始了对美国社会化媒体外交的研究。之后的两年里,我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参加了2013年华盛顿公共外交论坛、第五届欧洲政治研究协会研究生会议等。在接触了众多“牛人”之后,我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局限和努力方向。

2014年8月,我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网站上看到选拔并资助实习生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习的通知,我想起了一年前在非洲的日子。为什么不回去呢?在参加面试时,我明确提出想要去非洲,去坦桑尼亚,这或许也是我能通过最终面试、成为首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实习生的原因之一吧。

现在,我又回到了坦桑尼亚,生活格外充实。我们协助社区电台宣传HIV教育、性别平等,进行鼓励民众和平行使选民权利的公民教育。工作之余,我还联系了坦桑尼亚专门进行反盗猎活动的公益组织,希望能与中国的公益组织合作,在国内发起一个关于保护大象的公益众筹活动。

5大洲27国,对于这个偌大的世界,我走过的不过是其中一些小小的角落。现在,中国的企业、资金、产品不断“走出去”、走向世界,国家越来越开放,对外交流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我作为中国青年的一员也应该“走出去”、走到世界中,虚心学习,踏实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