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首阔步进入新时代! 复旦大学师生热议党的十九大报告 迅速掀起学习热潮

20.10.2017  02:29

新闻中心讯    10月18日上午9时,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复旦大学师生党员高度关注。开幕会结束后,广大师生党员通过各种方式抒发情感,畅谈体会,在校园内迅速掀起学习十九大报告热潮。

振奋人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作为党的十九大列席代表在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报告。她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全面回顾了过去五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实现的历史性变革,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要论断,指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明确了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两个阶段使命任务的战略部署,吹响了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的时代号角。报告高屋建瓴、旗帜鲜明、思想深刻、求真务实、部署全面,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论断,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辉,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中探索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

校长、中科院院士许宁生与400余名师生一起在光华楼吴文政报告厅观看直播。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振奋人心!习总书记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开展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阐明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从十四个方面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提出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安排,鼓舞人心、斗志昂扬、催人奋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先。躬逢这一伟大的时代,能够为推进“双一流”建设、提高我国教育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是当代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光荣和使命。复旦大学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懈奋斗。

“卢丽安教授回答太好了!高度和深度不得不佩服!”18日上午,党代会开幕前,十九大代表、复旦大学教授卢丽安在“党代表通道”的答台湾记者问被网友大量“点赞”。卢丽安说:“通过在大陆20年的生活,通过阅读历史,党史,我有一句话与大家分享,历史无法选择,但是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她表示,自己作为一名台湾省籍的高校教师党员倍感光荣!教育是百年大计,在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必将不忘初心,以青年教育与社会教育为平台,参与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参与“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的伟大事业。

“今天上午的报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听了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最大的感受是九个字,新起点、新时代、新征程!”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执行院长苏长和算了算总书记报告的时间——三个小时二十分钟。会后他很快又在网上看了总书记报告记录全文,再次进行学习。

师生共鸣:这是最好的时代

身处海外,正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交换学习的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学生曹誉馨同步收看了十九大直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在介绍中国故事方面身体力行:“同学议论到中国与新加坡的天气差异时,我会告诉他们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重要的理念之一;在中国文化课上同学们谈到马克思主义时,我也会向他们讲述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认识”。十九大报告让曹誉馨更加感叹中国发展的“速度、高度与深度”。

1953年入党的复旦大学原党委书记、如今担任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顾问的钱冬生听完总书记报告,感触颇深。十九大已经是他收听收看过的第十二次党代会了。六十多年来,他学习党代会精神的方式已经从读报纸、听广播,发展到了看电视、上网看直播。他认为,本次报告比以往要更为具体,不仅从大方向上阐述了我国未来的发展,更是从具体操作、时间节点上进行了详细解释,让人能体会到更加切实可感的未来。他表示,党发展到今天,可以说进入了最好的时代。

“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体现了我们党作为一个世界大国执政党的天下胸怀与担当。”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张骥认真看完直播,表达了对党的信心,“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我们党为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道路贡献了新智慧、新方案,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引领作用,我们党的全球影响力也空前提升,必将在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博士生唐博也对国家的未来发展充满自信:“在聆听十九大报告的过程中,我惊叹于党在过去五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惊叹于党对中国社会的深刻洞见,惊叹于党对未来的高瞻远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相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都能一一克服,最终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语言文学系本科生韩秋月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印象深刻,“通过国家高校专项计划等方式,更多农村子弟有机会实现大学梦;借助发放助学金、贫困补助等,家庭较为贫穷的学生也有了读书深造的可能性。我能深刻地感觉到,每一个个体,都在被祖国所拥抱。”

法学院不少留学生也来到收看十九大开幕式的直播现场,他们对能参与收看盛会感到兴奋,表示这将使他们对中国最新的政治思想、发展理念有更加直观的了解,进而对中外思想文化的交流互鉴起到促进作用。

十九大报告“直达”思政课堂

18日下午1:30,3409教室,马克思主义学院宋道雷老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正在授课中。生命科学学院大二学生郭寅峰惊喜地发现,上午才从电视里了解到的十九大报告内容,已经从宋老师的口中娓娓道来。

“新时代”、“主要矛盾”、“ 新征程”、“两个阶段”……宋老师一个个细细解读。郭寅峰说,虽然会关注国家大事,但往往没时间细读,能第一时间在课堂上听到“新鲜出炉”的十九大报告,受益匪浅。他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说到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宋老师没有停留在字句本身,而是细细梳理脉络,将中国共产党对这一理念的定义,在历史的坐标轴上展示出来,让年轻学子更容易领会国家的历史发展阶段,对报告阐述的内容理解更透彻了。

“感觉与国家发展的脉络更加贴近了”,环境与工程系学生何芷茵说,听了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再看报告时,会有更深的思考。

“讲台下坐着的,都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说起“十九大报告直达课堂”,宋老师觉得,用教学语言和细致解读,带领他们一起深入了解党和国家发展方向,是作为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使命。

据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蓉介绍,18日当天,学院全体教师集体收看十九大开幕会后,在不到一小时后的中午休息时间里,大家就已经边吃饭边讨论,开始了集体备课。而在未来的思政课教学中,也将进一步把十九大报告精神以积极而慎重扎实的步调,与课堂教学相融合,面向学生,既快速反应,又“接地气”,针对课程体系和各门课程的特点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激发学生关注,启发大家找寻自身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方位。

不懈奋斗是这代人的责任

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边珍来自藏族,收看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后,她自我要求“要心中有党,自觉坚持正确方向”。完成学业后,边珍希望“努力投身到建设富裕、和谐、幸福、法制、文明、美丽西藏的事业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新闻学院2016级博士生潘一凡五年前应征入伍,如今他在边读博边担任学生辅导员。他说,“这五年间的变化让我感触良多,十九大召开之际,回想我过去的经历以及战友们,有一种由衷的爱国爱家归属感。在看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到祖国给我带来的信心以及看到身边一群富有活力和朝气的学生的时候,我要向十九大表白:立足岗位带好班,满怀信心向未来!”

中共上海市委候补委员、附属妇产科医院党委书记华克勤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心系民生”的理念让我们医疗战线的党员信心倍增。“健康中国”的蓝图变得更加清晰,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具体的、摸得着、看得见的存在,非常期待这些变革将帮助我们实现为更多患者、尤其是偏远地区患者提供更好医疗服务的初心。

中国红十字志愿(华山医院)赴瓜达尔港医疗队队员刘华晔说,17日晚上和吴钢、徐思远、邵伟军、付文焕、朱炎逢等队员们,一起把闹钟调到18日5:15,可一早没等闹钟响就兴奋地醒了。当国歌奏响的那一刻,心潮尤其澎湃,边唱边在脑海中快速闪过中巴友好博爱医疗急救中心的筹备、调研、创建的一幕幕。“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实现从理论设想到创新实践的重大跨越阶段,我们党员同志在瓜达尔建设中必须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在今后中巴友好博爱医疗急救中心的工作开展中,一定会以实际行动做到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的战略决策保持高度一致。”

“临床医学与健康有关系。习总书记讲过,没有全面健康,就不可能建成全面小康。十九大报告关于医疗卫生健康方面的阐述,给医疗卫生工作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专家钱菊英教授在18日下午举行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讨论座谈会上,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总书记的报告振奋人心,尤其是多次指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基础研究、重大科技计划,说明党和国家对科技发展和人才的高度重视。”正在北京参加中组部和国家行政学院举办的“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研修班的生物医学研究院教授徐彦辉听完报告深受鼓舞,“相信十九大以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有更美好的发展。”

正在云南永平县挂职曲硐村驻村第一书记的护理学院辅导员张志强表示,从复旦大学来到贫困县的农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每一次入户调查、每一个项目落地,都能直接感受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在脱贫攻坚方面所做的种种努力。当地经济困难群众的生活得到切实改善,基层党组织建设愈加完善,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得到有效提升。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必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以及脱贫攻坚工作。自己作为一线扶贫工作者,一定肩负责任、不辱使命,坚持“脱真贫,真脱贫”的原则,为最终实现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全面小康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封面制图:尹逸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