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复旦发布健康风险预警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成果

30.04.2015  15:31

4月23日,由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卫计委等政学研用单位形成的健康风险预警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在复旦大学发布最新研究成果,就“医患关系冲突社会聚集根源与影响分析以及医改风险和挑战的思考”、“慢性病防治工作应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和“输入性传染病的风险预警及防控”等提出风险预警治理建议。

针对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不断激化的趋势,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吴群红教授对医患冲突十年演变及深层次原因做了分析。她认为,医患关系本质的异化是导致医患冲突加深的深层次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推手是不断强化医疗服务市场化趋势,而医疗服务过程的高技术化和物化趋势也深刻地影响了医患关系的互动过程,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关系已经成为影响多维医患要素关系中的重要关系。

吴群红表示,医患关系冲突加剧、矛盾的持续积累会对社会稳定带来风险并加大下一步医改的难度。她强调,任何忽视医改政策关键实施主体——医生的需要和合理利益诉求的医改目标注定是无法实现的。其次,政府主导并辅以必要的市场手段的运用,而不是更全面市场化应该成为中国卫生改革的基本共识和方向。第三,医患关系的改善是一个需要多元责任主体参与的社会系统改造工程。第四,医患关系的恶化不仅仅损害的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它同样深深地撕裂社会的文明和信任,需要每个公民和全社会的积极行动。

据健康风险预警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发现,中国人群的疾病谱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慢性病健康的影响日益加剧。同时,定量研究证明慢性病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公共卫生问题。预测与治理慢性病纳入常态,我国各级政府需从宏观上加强重视与引导,落实三级预防措施。学者同时指出,当前,输入性传染病不可小觑,尽管我国已研究出各种风险预警体系,但是目前我国建立的传染病监测系统绝大多数是针对诊断后的病例进行监测,尚不能完全满足预警的需要。

健康风险预警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由复旦大学牵头,以建设国家急需的“健康风险预警、风险前瞻治理”体系为使命,聚焦“重大疾病、环境与职业、妇女儿童、老人、流动人口、医改与公卫体系”等方面风险,展开预警治理。中心近期还将发布“职业病危害预警与治理”、“老龄化对医疗卫生的挑战预警与治理”等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