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首个获批的衡复历史风貌保护区启动个性化修缮

07.05.2015  08:31

  原标题:“有机更新”还老宅“风雅逍遥”(附照片)

  复兴西路近永福路路口,一幢西班牙风格的白色小楼慵懒地躲在繁茂的梧桐枝下。其原名为修道院公寓,如今是湖南路街道办公所在地。这个春天,这幢近百年的老宅内萌发出点点新意--按照上海市委“1+6”文件精神,街道在调整机构设置时设立了独立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办公室”。

  这是全市街道层面唯一一个“历保办”。湖南路街道所辖区域属于“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有近2000幢风格各异的老洋房,颜福庆、唐绍仪、陈立夫、陈丕显、巴金、张乐平等近百位近现代政、商、文艺界名人先后居住生活于此。

  在上海风貌区扩区的大背景下,湖南路街道着手探索风貌区保护工作的“2.0版本”--为那些处于永不拓宽的马路上的老宅进行点、线、面相结合的“有机更新”。

   街道“历保办”“拣出”张乐平故居、柯灵故居

  蔡玮,新身份是湖南路街道“历保办”主任。此前,她一直是街道市政科的主力。街道机构改革前,历史风貌保护工作隶属于市政科,但作为科长的她根本无暇顾及,因为市政科还分管违章搭建、乱设摊、跨门营业等各项工作。

  湖南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陈澄泉说,将风貌保护工作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剥离出来,配足精兵强将,能够确保大家“轻装上阵”。

  现在,蔡玮只服务于辖区内的历史建筑,关注区域的风貌保护与功能修复。最近,她参与了柯灵故居和张乐平故居的置换与保护。

  位于五原路上的张乐平故居,二楼书房里,阳光洒在屋子正中的大书桌上,一旁的砚台、笔墨依旧是当年的模样。在街道及相关部门支持下,这里被成功置换出来,即将启动装修布展,张乐平先生的后人将定期提供其原作向公众开放。

  柯灵故居的保护进展“更有料”。蔡玮透露,老房子里先后搬出134箱书籍、1000余封珍贵书信,包含钱钟书、杨绛等大家的亲笔信等等,文化史料价值极高。目前这里正在进行文档清理工作,之后将向公众开放。

   个性化修缮令老宅挥别“陋室时代

  对那些有文化价值的老房子而言,能被整体收回并在恢复原状的基础上展出,是最理想的归宿;但囿于条件,这只能是个案。徐汇区规土局的数据显示:衡复风貌保护区内已批出138处风貌保护点,其中共950幢优秀历史建筑、1774幢保留历史建筑、2259幢一般历史建筑。这些老宅有的被用作商业办公,有的成为私产,更多的则是“72家房客”的集聚地。

  对于成片老宅,湖南路街道启动了“有机更新”工程--不搞整齐划一的修复,而是根据每幢宅子的特质、现有功能及现实需求,逐步进行个性化修缮。

  首先,逐幢逐个为老宅做档案,包括产权人、产权性质、建造年代、房屋类型、改造装修过程、待修复细节等等,逐一归档;而后,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列出“个性化修缮”内容列表,据此排出修缮资金,确保老宅在保留风貌特征的基础上提升居住功能。

  前些年,武康大楼作为试点尝到了个性化修缮的甜头:更换内部管线、修缮外立面等等,连大楼里最有特色的一部指针式老电梯也按原样实现了检修维护。

  更多老宅和老宅所在的弄堂,在这样的个性化修缮中挥别“陋室时代”。以往频遭吐槽的“居住不安全、设施不配套、物业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在个性化修缮中被逐个“销项”:有的老宅内,电线更换一新,有的下水道重新排布,有的安上了铁门,连老宅周边的弄堂路面也被拾掇平整,1299只残存于老宅中的马桶也彻底被消灭了。

  当年的“风雅逍遥”,逐步回归这些老宅和宅子里的生活。

   为永不拓宽的马路“做针灸

  二球悬铃木,是复兴路两旁行道树的学名,上海人习惯称之为“法国梧桐”。近百年间,这些硕大的树冠绿意褪去复葱茏,和老宅、小马路、慢生活一起,成为上海风情的“标配”。因此,“有机更新”工程不止于老宅,更讲究街区生态的修复与更新。

  目前,衡复风貌保护区内有31条一类保护道路,被称作“永不拓宽的马路”。徐汇区规土局花了3年时间做出了风貌道路保护规划,作为“有机更新”的数据基础。这份规划资料分冬季版和夏季版,详细记载着每个路段的沿街面貌:冬季版的实景图上,是树叶凋落后沿街商铺及业态的全貌;夏季版,则是浓浓树荫下的生态全景。

  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梳理出了各条马路存在的问题。比如,有的小马路沿街业态不合理,有的公共设施配置不妥,还有一些存在违章搭建、跨门营业等问题,影响了街区生态的和谐度。为此,衡复风貌区将首先在新乐路、东湖路、建国西路等多条小马路推开“有机更新”工程,一方面逐步调整沿街业态,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解决街面顽症。

  “这就像中医做针灸,不需要大动干戈,扎对几个穴位,整个区域就活泛起来了。”徐汇区规土局副局长朱婷这样作比,“最终是为了还这些小马路的风雅气质,更匹配老宅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