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院以主干课程建设为核心全力推进教学改革

06.01.2016  10:49


基础医学院自编15本基础医学本科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新闻中心讯   基础医学是医学的基础,基础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的基石。我校基础医学院承担着临床医学、药学、公共卫生、护理等“复旦医科”所有专业的基础课程,其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为学校医学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保障。

2015年12月,我校基础医学院先后举行了4场“主干课程建设”阶段性总结交流会。对于在2015年迎来建院60周年的基础医学院而言,这是其对基础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一次“自我评定”,也将为其继续探索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提供更有效的“助推力”。基础医学院院长汤其群、党委书记袁继鼎等院领导分别与各系室、学生实验室的骨干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与探讨。

据基础医学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当今的医学教育,学科知识体系由于知识爆炸而变得越来越庞大,课程内容也由于培养目标的更加多元而变得越来越繁杂,同时学科高度分化的结果也导致基础医学教育和临床医学应用的脱节。近年来,面对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挑战和医学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基础医学院在肩负拓展医学科学新知重任的同时,不断增强学科融合和交叉,着力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并在实施主干课程建设、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培育与国际一流医学院校相媲美品牌课程

据了解,在基础医学院院长汤其群教授的倡导下,经过半年的反复酝酿以及对国内外名校成功经验的“汲取”,2014年5月《基础医学院主干课程建设实施办法》正式出台。该办法明确了主干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实施范围、内容、方法与步骤、激励与保障等,要求各教学团队积极开展具有学科特色的教学改革,争取培育出一批与国际一流医学院校优秀课程相媲美的品牌课程,将基础医学院主干课程建设成为具有“最新的教材,最好的师资,最有效的方法,最合理的评价”特质的课程体系。

主干课程建设启动后,鉴于国内普遍存在的基础医学教材内容繁杂、部分知识陈旧的“弊病”,基础医学院决定编写一套内容与时俱进、文字言简意赅、紧密结合临床、具有上医特色、能够引领全国的“博学尚医”——基础医学本科核心课程系列教材,共计15本。为此,基础医学院成立了由5位资深教授组成的“主干课程教材建设顾问委员会”,负责整套教材的全程追踪和质量保障;集中力量对医学生在基础阶段必须具备的知识“点”与“面”重新进行审视和梳理,在各学科之间统一协调,减少内容的重复;参考和借鉴大量最新国内外教材和文献,增加了研究新进展和前沿新知识;尽量采用能生动有效传递信息的图表,如《系统解剖学》绘制了400余幅精美的原创人体结构图。与此同时,邀请数10位临床专家对《病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等进行审阅,使内容更贴近临床实践的需要。根据学生们的反馈,已交付使用的教材在质量方面优于同类教材。

从4场阶段性总结交流会上获悉,基础医学院“主干课程建设”已经初见成效。一是充分利用新媒体、互联网技术开展混合式教学。如:“医学遗传学”完成了“慕课”课程制作,并在人民卫生出版社首批上线,还在教学中成功运用微信平台进行随堂测试;“解剖学”应用数字化虚拟人体博物馆资源进行教学实践;“病理学”建成中英文对照实验教学网站辅助学生自学;“寄生虫学”开展翻转课堂实践;“生物化学”、“免疫学”等制作3D虚拟实验;“组织胚胎学”创建微信号实时与学生互动,并促进了与兄弟院校的教学经验交流。二是特色教学成果及亮点频现。“局部解剖学”进行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教学模式,邀请临床医生讲授部分课程;“生理学”期末考试采用口试,当面就学生学习成效给予反馈;“药理学”以“学活药理”为主线,调整教学内容,密切结合临床实践,并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为本科生授课以拓展视野;“病理生理学”探索课堂讲授与学生专题报告、小组讨论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医学免疫学”和“医学微生物学”开展全英语课程建设。此外,各课程还采用小班化教学、自我学习、课外阅读、PBL、临床场景学习等更加生动灵活的方式,以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的“教”与“学”,整体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师资水平的提升。

坚持实践育人理念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

在推进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基础医学院坚持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践育人理念,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和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关注学生社会责任感、岗位胜任力、核心竞争力和人文情怀的培养,体现医学教育以人为本的特色和理念。如:创建“全程导师制-课程体系改革-实践创新论坛-科技创新中心”四位一体的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现代化、开放式和信息化的形态学、功能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四大实验教学平台;构建“多层次覆盖、多学科融合、多阶段贯通”的立体综合的实验教学体系,应用数码互动多媒体设备、数码高清录播技术、虚拟实验平台等信息化技术,开展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四个层次的实验教学;通过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第一课堂(课内)与第二课堂(课外),以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思维、素质和胜任力的全面可持续发展。2015年,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功建成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正积极申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基础医学院依托“国家理科基础教育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由学院各项保障政策支持和各类基金资助,为学生进行课内外实践创新研究提供优质平台,为学生开展各种研究提供场地、设备和师资保障。学院90%以上的本科生参加各种科研能力训练活动,约1/3的学生申请到校内外各类科研基金资助。近5年来,基础医学院本科生申请莙政学者、望道学者、曦源项目和正谊学者等项目获立项200余项,100余名学生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支持,13个科创项目小组连续两届参加“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并获奖。

据悉,在“十三五”期间,基础医学院将继续致力于培养具有“领袖气质、国际视野、人文情怀、科研素养”的医学精英人才,以主干课程建设为核心,创新医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积极推动我国基础医学教育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