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访谈:气象服务为都市经济“添砖增瓦”

26.12.2016  16:33

   

    浦东新区位于上海市东部,黄浦江东岸,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同时,浦东新区也是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迅速。近年来,浦东新区气象部门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当地农业、旅游业等支柱产业提供了特色气象服务,取得了良好地成效。本期访谈我们邀请上海市浦东新区气象局副局长张德林、气象台台长顾松强,一起分享浦东新区气象工作的经验。

   嘉宾:上海市浦东新区气象局副局长 张德林

             浦东新区气象台台长:顾松强  

   采访人:中国气象报记者赵天宇

    记者:浦东新区是上海面积第二大的行政区,更是推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之一,请您介绍一下浦东新区的基本情况和浦东新区气象局的基本情况

   张德林: 浦东新区地处上海市东部,黄浦江东岸,辖区面积121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9万公顷,常住人口547.49万人,是上海面积第二大的行政区。浦东新区既沿江也沿海,有115公里的海岸线和43.5公里的江岸线。

  浦东新区依靠蓬勃发展的长三角城市群,面向浩瀚无垠的太平洋,辖区内既有高楼林立的陆家嘴商务区,也有特色农产品聚集的农业用地,既是中心城区,也是远郊区,跨度较大这在国内并不多见。仅2015年,浦东新区就完成生产总值7898亿元,占上海全市31.6%,如今,浦东新区已经成为上海乃至整个华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浦东新区气象局成立于1998年5月,前身是上海市川沙县气象站。目前,浦东新区已经初步建成了地基、空基和天基观测相结合,布局基本合理的综合气象观测网络,天气预报产品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在不断提高。

   针对重点做好现代都市农业服务

   记者:浦东新区气候特点怎样?有哪些主要的气象灾害?

   张德林: 浦东新区处于北亚热带南缘,东亚季风盛行的滨海地带,因此既有海洋性气候特色,又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特色,全年 四季分明,平均气温摄氏16.3度

  由于受到季风影响,浦东新区降雨量比较适中,年降水量1244毫米,平均雨日129天,一年中主要有3个多雨期。浦东新区由于既沿江又沿海的特殊地理位置,因此辖区内自然灾害较多,夏季主要有台风、暴雨、高温、强对流天气,冬季主要有低温、冰冻等自然灾害。

   记者: 2009 年上海区划调整以后,浦东新区和南汇区合并,让浦东新区拥有了更多农业用地,浦东新区的都市现代农业有哪些特色?配合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浦东新区气象部门是如何做好 为农服务 两个体系建设的?

   顾松强: 浦东新区是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依托上海市优秀的区位优势和科技发展水平,随着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推进,初步形成了具有浦东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体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现代都市农业。

  目前浦东主要种植的农产品是水稻,面积在22万亩左右,而特色农产品像地产绿叶蔬菜、经济果林等农作物所占比重近年不断增加,其中地产绿叶蔬菜已经成为上海城市菜篮子工程的重要保障,而像大团水蜜桃、8424西瓜、甜瓜、青扁豆以及翠冠梨等特色农产品在上海乃至华东地区都享有盛名。

  浦东新区气象局通过手机短信、调频副载波收音机机(及大喇叭)、网站、邮件、微博等服务方式开展气象农服务服务,主要做好三个方面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开展直通式为农服务,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制定详细的服务内容和发布手段,目前全区245个粮食种植大户241个蔬菜大户直接纳入气象局的为农服务平台,覆盖率达到了100%。

  二是做好重点时段气象服务工作,为保障粮食以及农作物安全生产。浦东新区气象局积极做好“三夏”“三秋”气象服务工作,每天通过传真形式来发布未来七天的滚动预报,供农委等相关部门作为收种的参考依据。如果遭遇特殊天气状况例如连续性降水、晴热少雨天气,或暴雨、雷电等灾害性天气,都会直接告知农户相关天气信息,合理指导农户根据天气安排收种工作。

  三是加强部门合作,积极开展为农服务调研;浦东新区气象局建有农业气象服务中心,与区农业技术部门建立了会商机制,联合制作、发布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并积极组织开展了“知农时、懂农事、察农需、接地气”调研活动。

     软硬 兼施 气象服务紧贴社会需求

   记者:上海在全国率先实现气象现代化,作为上海改革的前沿,浦东新区在气象现代化方面有哪些亮点?

   张德林: 浦东新区气象局在气象现代化方面,加强监测系统建设,目前浦东新区拥有两个国家级气象站(惠南 世纪公园),35个自动气象站、3个环境气象站,10个雨量站,两台垂直风速遥测仪,两部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雷达组网,并建立了区域卫星遥感监测平台,硬件设备上是比较先进的。同时积极推进区县一体化业务平台建设和迪士尼预报服务平台建设,该平台集预报、预警和服务产品发布于一体,具有分区预警、资料查询、在线汇报和预警(实况)提醒功能,为区县气象业务提供了一体化解决方案,提高了预报员的工作效率,这是硬的方面。

  在软的方面,预报预测能力逐步提高,2015年,浦东新区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87%,高温预报准确率达到85%,比2010年分别提高2%和5%,强对流天气预警时效达到了45分钟,比2010年提前了15分钟,可以说基本达到了气象业务现代化指标要求。

  在服务民生方面,浦东气象紧贴社会需求,公共气象服务效益得到了显著提升,比如我们在常规天气预报中增加了上下班的天气预报和夏季重点区域最高气温预报。气象服务产品更加关注市民健康,我们管它叫做“健康气象服务”,目前我们开展了儿童哮喘、老慢支、高温热浪等天气影响预报,并推出了10余种与市民健康息息相关的生活指数。

  当然,浦东新区气象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新区政府的支持,浦东新区政府对气象工作的重视程度很高,从财政支持的力度上可以看出,这个经费是在逐年递增的,从2013年的565万元到2017年的1093万元,可以说这些资金对于浦东气象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迪士尼气象台推动旅游气象服务发展

   记者:迪士尼旅游气象服务是浦东新区气象部门的特色气象服务之一,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张德林: 迪士尼乐园是中美合作的游乐项目,因为迪士尼各种游乐设施和大型巡游活动都在户外,天气因素事关游客安全与游玩舒适度,比如说花车巡游,夏季高温、冬季霾天气都可能影响演职人员健康,园方就需要根据天气预报及时调整巡游安排。再比如说一旦出现大风和雷雨,众多户外游乐设施就将提前1小时暂停游客排队,这需要较高的临近预报能力;再比如说每晚多媒体秀中的烟花燃放环节,需充分考虑高空风向、风速等气象因素,以免烟雾飘落到人群之中。迪士尼园方对气象预报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经过多方面的接触和协调,迪士尼气象台正式建立,目前浦东新区气象局派驻7名工作人员进驻气象台开展工作,这是国内首个专门为游乐园景点建立的气象台。

  除了迪士尼气象台,气象部门也在迪士尼园区内外建起了精细化多要素立体式观测站、5个重点监测点,新添X波段雷达,更开发出专业的气象预报服务新系统,建立起一整套较完善的迪士尼专业服务机制。

  从2016年6月1日起,迪士尼气象台每天为度假区管委会、迪士尼园方提供72小时逐3小时预报、24小时逐小时预报、5小时逐10分钟预报以及花车巡游、“多媒体秀”气象条件预报等十多种开园气象服务产品。

   部门合作是开展城市防减灾的法宝

   记者:浦东新区气象部门是如何做好城市防灾减灾和气象科普工作的?

   张德林: 做好防灾减灾,部门合作必不可少,只靠气象部门一家,我们很难做到“面面俱到”的,在这方面浦东气象与新区的各个部门展开了深度合作,取得了良好地效果。

  浦东新区气象局与区防汛部门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的发布和联动响应机制,与区安监部门建立安全生产联合检查的工作机制,与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建立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的工作机制,与区农业部门建立为农气象服务的联合会商发布机制,与区教育部门建立健康气象进校园的联合发布机制,尤其与区民政部门通过共建信息员队伍、联合开展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和专家巡讲团活动等,共同推进浦东的城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比如2014年防灾减灾科普活动周期间我们共接待了气象科普咨询人员高达6000余次,同时组织专家深入社区,进行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巡讲,超过500名社区居民参加科普讲座,收到了良好地宣传效果。

  此外,我们还以浦东气象科普馆为基地,积极开展多渠道的气象科普宣传工作。邀请市民、学生走进科普馆,带着气象知识走出科普馆,普及气象知识,提升防灾减灾意识。上海浦东气象科普馆成立于2000年11月25日,隶属于浦东新区气象局,是“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高中生社会实践基地”。

  新馆于2015年5月12日正式开馆。新建的浦东新区气象科普馆以气象学科为主导,多方面拓展科普领域,与民政局、民防办、红十字会和公安消防支队合作,展示浦东气象发展史、探测技术、天气预报技术、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气候变化及其应对以及未来城市气象发展探索等。新馆开馆以来,浦东气象科普馆每年接待市民、中小学生约6000余人次。

   (责任编辑:苏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