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致申城菜价普涨一成 一斤鸡毛菜零售五块

30.06.2015  11:08

  从上周至今,进入黄梅雨季的上海湿润多雨,导致市郊绿叶菜产量减收价涨。记者昨走访沪上不少蔬菜市场后发现,一周时间申城蔬菜价格整体上涨10%,其中绿叶菜整体上浮目前难觅1元以下平价菜,而菌菇类则高位领跑整个蔬菜市场。

   一斤鸡毛菜零售5块

  “一落雨,菜价就上涨了。”在静安区镇宁路菜市场里,不少市民向记者指出,随着黄梅雨季的到来,从上周到本周,蔬菜零售价多数上涨了5毛至1元左右。

  “青菜目前的零售价在3元左右,上周五曾达到3.5元,本周已逐渐回落。鸡毛菜价格越过青菜,基本维持在4元到4.5元之间,最高达到5元钱。”镇宁路菜场价格监测员王龙宝告诉记者,连续多雨是菜价上涨的原因,除了青菜、鸡毛菜外,市场里的大白菜和卷心菜零售价也都达到2.5元。

  王龙宝告诉记者,目前监测数据来看,黄梅雨季至今,菜场内销售最好的蔬菜单品为米苋、茄子、番茄、芹菜和生菜。其中,价格最高的为零售价达到5.4元的芹菜,茄子的零售价在4.5元左右,生菜4.1元,番茄零售价也在3.72元。

   菌菇”领跑“老姜”走高

  记者了解到,在所有蔬菜品类中,目前,菌菇类单价最高而“领跑”整个蔬菜市场。在浦南批发市场中,普通蘑菇、鸡腿菇的批发价已达到4元左右,香菇批发价在5—6元之间,草菇的批发价高达8元。而昨日江桥批发市场的价格监测显示,江桥市场内的草菇批发价已达到每公斤22元的高位,平均每市斤批发价突破11元。

  侯余欣告诉记者,大蒜、老姜的批发价格上周稳定在每市斤2.5元左右。但昨日上海商务委监测到的相关数据显示,昨日起,申城老姜批发价已攀升至7.2元,平均每市斤达到3.6元。较之上周均价已有1.1元涨幅。

   高温季后出现回落

  据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数据显示,上周上海郊菜的日供应量约为120吨左右,较之以往的日均150吨数量有所减少。而业内人士指出,上海六成蔬菜来自江桥蔬菜批发市场,其中市郊菜仅占2%,98%的客菜供应来自各地,夏季蔬菜保障供应不成问题。

  “部分基本的绿叶菜品有价格回落现象,但回落势头并不明显,还需观察数日。”王龙宝告诉记者,零售市场随着雨水减少会逐渐回落。

  市商务委市场运行调控处相关负责人指出,目前全市蔬菜平均批发价仍处于可控范围,市蔬菜集团已积极组织外省市蔬菜基地货源,平抑本市菜价。如果蔬菜价格继续高涨,本市将启动应急预案。

  侯余欣指出,每年的黄梅雨季都会出现增长和溢价的现象,菜价短期内不会有明显回调,从梅雨季过渡至高温季,甚至还会出现小幅微涨的现象,但再度上浮的空间已经不大。“过渡至高温季后,供应量增加,菜价会明显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