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北上广城市论坛“文化差异与城市本性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15.05.2018  08:5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蓬勃发展。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大城市的兴起,以及京津翼、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的形成,不仅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了活力,而且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既清晰地指出了基于历史文化差异和地域特殊性所导致的我国当前城市建设中存在着的区域分化的现实,又明确地强调了从本土城市的特性出发,以乡村城镇化的战略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之路。

为深化城市文化与城市本土性及相关研究,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上海社科院哲学所、《探索与争鸣》杂志社、中国城市问题(上海)论坛联合承办的“文化差异与城市本性:首届北上广城市论坛”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5月13日在上海财经大学同新楼201会议室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多所高校及科研单位的学者参与了讨论,在热烈的发言和对话中,不同的学科视角积极碰撞,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

会议开始,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胡赟代表主办方介绍了本次学术研讨会召开的背景和主旨,并对参会的全国各地专家学者表示了欢迎。这不仅是为庆祝上海社联成立60周年而举行的高端学术论坛,也是首次来自北上广三地的专家学者基于各自的学术研究和对北上广一线城市的直接观察,齐聚一堂对现代城市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进行讨论。随后,北京师范大学沈湘平教授代表北京,上海市社联陈恒副主席、上海社科院哲学研究所何锡蓉研究员代表上海,《学术研究》杂志社何蔚荣研究员代表广州,为本次论坛的召开致了开幕词。

在主题发言阶段,清华大学武廷海教授从北京市规划中对老城的保护为起点,研究是否有元大都中轴线,以及如果有的话,如何确立的问题。在对元大都复原的考古学研究中,武教授发现都城的规划布局并不是完美的对称结构,而是有一部分弯曲,于是开始思考都城的中轴线问题。结合忽必烈重臣刘秉忠的思想,武教授确定了皇城大内的中轴线,但这个中轴线并不是都城的中轴线。在参阅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武教授受到《周易》的启发,以城市与山川融合的视角找到了都城的中轴线,因而他认为城市建设的文化,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本土性,是统一而非割裂的。

复旦大学的唐亚林教授以记忆错置下的人与城为题,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其一关于人在城市中的位置问题,在城市建设中,物质化的建设往往容易达成,但是作为主体的人却常常被忽略;其二城市的本土性大小传统的问题,即城市文化背后既有国家治理的大传统也有城市自身特色的小传统;其三在城市大转型的发展中,如何考虑城市未来的发展。最后他总结认为,我们对城市本土性的理解可能就是上海精细化时代如何与多变的时代背景融合的问题,而这一点既需要思考上海如何通过治理的精细化来引领基于城市文化本土性的人与城市发展,又需要关注在新一轮大转型的末期,通过城市治理如何引领今后的上海文化,乃至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多领域的发展。

上海财经大学的张学良教授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城市本土性问题。他认为,首先衡量城市除了经济、地理和行政的边界,更为重要的是社会和文化的边界,这是构成城市本土性的基础。其次,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维度思考现代城市文化如何发展和变化至关重要,以上海为例,开埠以来的海关史对今天上海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最后,他和他的团队以实证的研究方式,通过语言使用的模型研究,来研究城市文化的多样性。

北京师范大学沈湘平教授以乡愁为切入点,思考城市现代化发展给人的生存方式和形态所带来的改变,城市被建设成为统一的理性化、格式化、无机化、体制化的所在,人们只能依靠田园想象来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因此他提出:首先,我们可以从中国文化本质中寻找对抗西方现代城市化的力量;其次从生命性的角度思考城市的本土性,强调城市文化的自我生长而不是一种外在想象;最后城市要涵养全部的生命,在一个居民数量相对稳定的城市,培养城市作为生活之所而非工作之作,使城市中的人不再是无机原子的差别,而具有有机的差异,从而自下而上形成独特的城市精神和文化气质。

广东惠州学院的郦伟教授以新时期城市促进与规划为题,通过对三份城市规划文本的研究,来探讨文化差异与城市的本土性问题。这些规划的新旧对比中,郦伟教授发现北上广各自的城市定位更加清晰,与这三个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建设变得更为瞩目,并且都强调了对城市文化保护和延续的重要性。最后郦教授总结未来城市规划的两个特点:其一,强调以人为本的宜居性,城市不再只是追求现代化的发展,更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生活;其二,强调生态、生活、生产的和谐,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要两保,保护山水自然格局、生态格局,保护历史文化,还要两杜,杜绝千城一面,还有奇奇怪怪的建筑,另一方面城市也要双休,城市修复和生态修补,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河流、植被,从而解决老城市的环境品质下降,空间持续混乱,历史文化遗产受损等等问题。

上海市社联副主席陈恒教授介绍了近几年来在城市研究史方面的工作,首先是文化研究,每年编两本专题性质的书籍,译作关于城市历史的丛书,包括欧洲城市史和美国城市史;其次制作芒福德文集等城市研究丛书;最后介绍了上海师范大学中城市研究的基地和中心,以及团队的主要人员和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强乃社研究员从同质化与差异性、本土性与全球化两个维度来分析当今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张力,认为城市研究的推进首先需要具有前瞻性和深度的著作,其次还需要结合时间和空间的视角,再次要关联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关系,最后要关注赛博空间和当代空间的发展。而在研究的视角和方法论上,他认为城市本土性的问题也可以从关于地域空间的理论和后殖民主义理论中找到启发。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杨生平教授从哲学的问题意识出发,认为现代城市研究中需要关注这样几个问题。首先,现代性的城市如何定位的问题,城市的发展经过了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现在进入到了商业阶段,工业化带来了同质化和标准化,那么对于现代都市来说,如何在这同质化中思考异质这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其次,我们如何理解城市本土性及其与文化的关系,文化对本土性的发展固然重要,但是文化不是决定本土性的根本。最后他建议城市研究可以从北京开始,区别我们的城市与西方的城市,并在研究中加入历史和未来的维度。

北京建筑大学的高春花教授以差异视角下的城市发展为题,从理解与同情的角度对现代城市的建设提出四个方面的看法。其一差异的本体论依据,她用列斐伏尔的城市理论和古代中国的差序伦理论证了保持差异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其二差异权利与城市群的协同发展,城市群的发展需要尊重差异的权力,才能避免中心城市与周围城市发展不平衡的后果,从而使城市群整体呈现功能分化、特色鲜明的良性局面。其三在差异的基础上建设具有不同城市文化的城市,使不同的城市拥有丰富多元的形象。其四在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同时存在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发展需要在差异与同质的张力中开辟新的路径。

上海财经大学陈忠教授以本土自觉与城市生长为题,认为在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后,中国城镇化进入了精细化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掀起了本土性的浪潮。从说文解字的词源学意义上来说,本土性意味着扎根自身的土壤,并从中生长的意思。因此,城市和乡村、区域性和全球化也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观点,而是依据各自不同的本土性发展的结果。未来城市的建设也需要增强本土性意识,以新的人文视角来看待城市性问题。

在主题发言过后,会议进入了自由讨论阶段。上海社科院何锡蓉研究员分析了本土性与本体论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当下城市心态中的焦虑问题,最后从城市精神的角度对未来城市建设提出了几点看法。随后,上海财经大学周冏博士、上海社科院任政博士和闫婧博士依次发表了关于城市文化与现代城市建设的相关观点。其后,与会学者就会议主题展开了积极的对话,关于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的不同文化传统、发展现状、在现代化过程中所遭遇的困境以及如何在城市本土性基础上建设未来城市等问题进行了集中讨论,一直持续到会议结束。

最后,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陈忠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并致闭幕词。


(供稿:周冏 供图:周冏、魏南海 编审:任斌  收稿日期:2018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