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数据团":了解上海运行规律 徐汇餐馆"料理"最多

03.08.2015  07:23

原标题:“城市数据团”:用数据读懂城市

城市数据团”从上海抽取了300万移动设备,将人们从居住地点到工作地点的路线绘制成这样一张图,颜色越红,代表此路线上的人越多。这是一张典型的大数据研究图,反映了这个城市基本的通勤状况。(图片由“城市数据团”提供。)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大数据”这个词,似乎跟自己的日常生活不沾边,不过,有这样一群从事城市数据研究工作的年轻人,却试图给冷冰冰的数据赋予生命力,让人们通过数据,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所在的城市。

  为“大数据”布道

  高路拓和汤舸,微信公众号“城市数据团”两位80后创始人,他们的主业是为政府和客户提供城市数据研究与咨询。谈起创建“城市数据团”的初衷,高路拓坦言,完全是“爱好驱动”。

  因为工作的关系,他们几乎天天与各种数据打交道,但这些数据一般都是用于政府或商业机构的各类决策,很少直接影响到普通人的衣食住行。事实上,人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多地被科技和数据所捆绑。比如,过去出门就可以打车,现在假如不借助数据产品,有时根本打不着。一方面,人们在城市中的协作越来越密切,个人越来越难以在一座城市里独立生存;而另一方面,城市的进化速度远远超出了人对城市的认知速度。在这种情况下,数据为人们认识城市提供了一个切入口。

  “城市数据团”的第一篇文章叫《如何在魔都开一家靠谱的馆子》,通过网络上公开的有关上海餐饮业现状的各类数据,分析了“卖什么菜”、“开在哪里”、“客单价(每个顾客平均购买商品的金额)定在多少”三个问题。文末,还特别声明这“只是基于数据的总体性的餐馆生存概率分析,并未考虑主观因素如经营管理”等,同时指出,“虽然从个体上看,基本上任何类型的餐馆都可能成功,但是从总体上看,在特定的城市,开设不同类型餐馆的成功几率的确会大相径庭”。

  今年2月,这篇文章最先发表在一个专业的城市规划公众号上。没想到,仅一天时间,阅读量达到了5万多。几名作者喜出望外,遂决定将这一天定为“城市数据团”的生日。一个月后,“城市数据团”正式注册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

  此后,他们又写过一些类似的文章,发现凡是和企业关联度大的文章,传播效果就不怎么理想;一旦话题关乎普通人的生活,阅读量就上去了。这给团员们的启示是,“还是要做普通市民感兴趣的话题”。

  “虽然不是我们最直接的目的,但在客观上,我们有点像大数据的布道者,用数据解释生活,实际上拉近了大众和数据之间的距离。”高路拓这样分析。

  数据可以“很好玩

  除了“看得懂”,这帮专业搞数据的年轻人,还希望大家觉得数据“很好玩”。

  关注过“城市数据团”的用户,都知道这样几个人物:“团支书”,拥有极强逻辑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女大学生;“大鹏”,代表了奋斗在现代都市生活中的普通年轻人,常常成为“团支书”调侃和戏谑的对象;“学姐”,则被赋予了渴望优质都市生活的女性形象。故事就在“大鹏”和“学姐”一次又一次的人生困惑,与“团支书”一次又一次高屋建瓴的解答中推进,城市数据不动声色地融入一幕幕生动的剧情中。

  在推送《大数据告诉你:如何在魔都捕获一只活的高富帅》后,不少粉丝通过后台问:学姐找到男朋友了吗?《大鹏猪肉,为红烧而生》发布后,也会有人关心:大鹏养猪养得咋样了?

  高路拓说从做自媒体之初,就确定了人格化路线,“希望通过一些有趣的人物形象推进故事情节”。

  据说,这几个人物的原型,都来自“城市数据团”成员。

  “城市数据团”成员平均年龄30岁,除了已经工作的,还有一些复旦、同济等高校的在读博士,涵盖交通、环境、城市规划、经济学等多个专业。选题组的微信群更热闹,几十号人当中,有不少是数据的提供方和使用者。

  从选题到成文,有人专注数据的抓取和“清洗”,有人专门做数据分析,技术逻辑、文学加工,也都有专人负责。高路拓笑称,假如折算成本,运营这样一个微信号,“成本挺高的”。

  但就是因为觉得“有意思,值得分享”,这种兴趣变成了一种责任感。通常,“城市数据团”的更新频率是一周一篇,实在太忙的时候会两周一篇。“还没推送那会儿,竟然还有点愧疚,手机背后可能有几万个人等着我们更新呢。

  数据也有“人情味

  “城市数据团”写过关于上海餐馆“词频地图”的文章,把餐馆的名字与经营收入、好评度等因素放到一起分析。结果发现:杨浦和闸北的餐馆使用频率最高的字是“”,它所对应的特征是相对低价;在静安和徐汇,高频词是“料理”;而在陆家嘴,最多见的是“”字。这表明,人们还可以通过数据,来了解城市背后的文化因素。

  那么,数据是否可能让城市变得更有人情味?

  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人们更向往田园生活,不太喜欢大城市的拥挤和喧闹。有些人的内心,甚至会对大城市有所抗拒。可是很多人又不得不生活在城市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机会。

  对这一点,汤舸深有感触。初到上海时,他也经历过不适应。自从开始研究上海,他渐渐发觉自己对这个城市的归属感变强了。“如果你能更了解这个城市,了解它背后运行的规律,或许就能对这个城市产生新的情感,认同自己是其中的一部分。

  从这个意义上说,数据还可以是一个情感性的通道。“有时我们也在想,能不能通过数据解决人和城市之间的感情这样一个问题,因为人需要在进一步了解之后,才能对这个城市产生情感上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