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计划专访】回归大学教育本原 助推精品本科建设 ——教务处处长朱坚民谈市属高校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

19.10.2015  18:09

      【编者按】今年8月,我校以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获批市属高校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简称“激励计划”)。近两个月来,学校在前期试点、动员推进、制度保障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新闻中心近期将推出系列专访,解读学校层面的总体构想,交流学院层面的推进举措,展现优秀教学团队的实施体会和落实成效,以期在全校范围内更好地推广经验,凝聚共识,深化落实。报道开篇,我们对激励计划主要推进部门教务处处长朱坚民教授进行专访。

 

      1.市教委推出教师激励计划的宗旨是什么?
      “激励计划”是上海市推出的一项旨在激发广大高校教师从事本科教育教学的动力和能力,回归教育本原,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举措。激励计划主要通过教授上课、坐班答疑、自习辅导等三个方面来倒逼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本科教学中心地位,最终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并以制度建设固化教学改革成果。

 

      2.激励计划与我校一直推行的精品本科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自2013年6月,学校就提出了“做精品本科,争一流学科,创百强大业”的奋斗目标。从目标上来看,激励计划与精品本科是不谋而合的,激励计划的方方面面都是精品本科所要求的内容,激励计划为做精品本科插上翅膀。尽管精品本科内容更广,实现周期更长,但激励计划是做精品本科一个很好的抓手,可以丰富精品本科的内涵,推动精品本科建设的进程。

 

      3.学校是从哪几个方面贯彻落实激励计划的?
      在具体落实方面,激励计划和精品本科一样,也是四件事情,简要概括为16个字,即“ 中心地位、专业为王、教学能力、示范效应 ”。
      一是强化或保障本科教学工作中心地位。 如何保障?关键靠制度。例如为确保教授和副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学校制定了“非教即转、不教即走”等人事制度。教学规范方面,按照教委要求,把自习辅导、教授答疑等都写入了学校文件,并明确了教学过失、教学事故认定的办法。此外,根据激励计划相关要求,对教师晋升、晋级等对与教师本科教育教学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逐渐固化。
      二是专业为王 ,专业建设是纲,纲举目张。上海市从明年开始取消一二本招生,未来吸引学生更多的不是上理的名字,而是专业的质量。学校专业建设的主要抓手就是以评估认证引领专业建设,促进专业发展。在教务处制订的专业五年建设规划中,要求所有专业必须以优异成绩通过上海市达标评估。全校54个本科专业中,三分之一通过国际认证,三分之一工科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三分之一专业获得上海市优秀专业。我们提出这些目标和设想都是依据我们的基础提出来的,如果这些目标实现了,上理成为上海市工程教育的旗舰院校是当之无愧的。
      三是教学能力 ,学校要有做精品本科的师资,核心就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去年学校建成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近期学校推出青年教师助教工作制度,人事处推行教师国内外访学计划、企业践习计划等,这些都是为了提升教师的学术能力、教学能力,使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
      四是示范效应 ,目前学校在卓越工程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教育这三个方面特色显著,学校谋划到“十三五”末,在工程教育改革方面形成示范效应。学校将充分利用部属院校的行业背景,在先进制造领域的影响力与南工大、浙工大组建了长三角工程教育联盟,与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共同发起组建上海智能制造工程师学院,牵头搭建一校八院所的机械共性技术联盟等等,希望通过与社会、行业的协同,最终做好“对接行业、改造专业、引导就业”。学校在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3+1校企联合合作培养工程人才的范围也将逐步扩大,这些都是国家在顶层设计上需要高校做的,学校都在积极实践和大力推进。

 

      4.激励计划的实施对于学校的发展、教师的个人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成才,会带来哪些影响?
      由于激励计划与精品本科建设不谋而合,我们可以利用激励计划把精品本科战略目标做得更好。具体而言,激励计划对学校的发展,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有促进作用,为学校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上海理工大学是一个共同体,每个人得到提升,学校地位也随之提升。学校取得了更好的发展,自然也会给老师提供更多发展的机遇。此外,激励计划对老师提出的要求,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教学相长,也有益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对教师有压力、有要求、有激励,教师也会将这种压力转化为内在动力,更好的投入到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去。对学生而言,激励计划的好处更明显。学校和老师的发展一切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老师投入多了,学生得到更多的辅导,能力有提升,就业就有竞争力,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也会提升。


      5.激励计划的当务之急是什么?
      学校会不折不扣、一丝不苟地去按教委激励计划的要求去组织实施,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不会动摇。在接下来市教委的检查当中,主要有三个关注点或者指标,即“教授上课、坐班答疑、自习辅导”。目前有一部分老师对坐班答疑、自习辅导的认识还不到位,当务之急就是教师观念的转变,要进一步凝聚共识。学校拟于近期分别召开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让教学校长、教务处与师生面对面,加强沟通交流,要让师生弄清楚激励计划到底要干什么;要认识到三个指标之间是关联的,把课上好是基础,课上好的标准是有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效果如何;要清楚地认识到,参加答疑、辅导的学生少可以通过教师改变教学方法而改变,教师要采用启发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出问题,增加课堂的趣味性、生动性而不是照本宣科。学校完成激励计划的指标并不难,但是不能忽视核心的东西,那就是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对课业、学业有思考,加强与教师的互动交流。


      6.激励计划对于不同的学院和专业,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激励计划以教学团队为抓手,每一个专业有一个教学团队。一方面每个专业都要完成专业评估、专业认证、精品课程建设等共同的专业建设任务。另外一方面,学校对一些建设比较好的专业的要求会更高一些。例如在落实激励计划上,理学院一直走在各学院前面,基础课老师带头履行激励计划。另外有些学院从去年就开始做师生共同体、学习坊,为学生的第二、第三课堂提供指导。


      7.您本人也是一位坚持在讲台上的教师,对激励计划您有哪些个人的理解?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既然学校已经确定做精品本科,那就要落实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去。激励计划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各位老师一定要正确认识。做精品本科,重在精品,要精心雕琢、追求卓越,这就是精品本科的核心理念。激励计划、精品本科不是口号,要落到实处。所有的老师必须要统一思想,回归大学教育本原,共同助推精品本科建设取得新进展。

 

新闻中心王丹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