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年坚持教育一线 她推动中国语文改革 用言行撑起“桃李芬芳”

30.09.2019  13:21

  1977年,神州大地百废待兴,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迎来了春天。北京和上海分别在电视上直播中学老师讲课,后来有人回忆说,当年问出差去上海的同事有没有什么新鲜事,对方答:大家都围在电视机旁,争着看于漪老师讲公开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于9月2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在这次表彰中,于漪老师是基础教育领域唯一的获奖者,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于漪老师为何能从一位教师成长为“人民教育家”?她到底有哪些过人之处?她的重要贡献是什么?她为何如此有魅力?

  于漪是从中学课堂里成长起来的“人民教育家”。1951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后,至今68年,于漪从未离开基础教育。她从语文教学改革起步,推动全国语文课程教学综合改革,研究教师教育,培养一大批青年教师,被誉为“精心育人的一代师表、潜心教改的一面旗帜”。

  68载春秋,于漪一直记着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话:“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心弦共鸣,是一种幸福。于漪把它写进自传《岁月如歌》的扉页上:“拉开层层心幕,往事历历眼前:教海沉浮,岁月如歌,被白发欺人奈何,却道天凉好个秋!

  “备课、上课”,这是90岁的于漪最熟悉的两件事。68年,她主持的语文公开课超过2000节,早已是教育界的大明星,可她还总说:我一辈子都在学做教师。她说:“做一个老师是了不起的,如果做一名教师,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的话,可以使很多学生从不懂得做人的道理到懂得做人的道理,从无知到有知,所以我这一辈子最崇高的目标就是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他会恩泽莘莘学子。一个孩子如果碰到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真是一种幸事。

  上世纪90年代初,于漪撰文《改革弊端,弘扬人文》,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这个观点被21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的课程标准所采用,深刻改变了我国语文教学的模式。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校长向玉青从心里敬佩,身处三尺讲台,于漪却总能为孩子着想,站得高,看得远。向玉青说:“她真的站得高。在语文教学上,于老师强调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工具性就是一种技能,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又融合了思想性、政治性、社会性。于老师讲的教书育人,最根本的是立德塑魂。她看得很远。她有句话,教师身上的担子,一头担着学生的青春岁月,一头担着祖国民族的未来。

  “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于漪这样讲述她心目中教师的职责。于漪总是想方设法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把他们推向前台。她常说,“事业的成功要靠团队、靠大家”,“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的教师队伍一定要有团队,作为一块垫脚石,我能够给大家垫一步,这让我终生有幸”。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她首创教师与教师的师徒“带教”方法,组成培养的三级网络——师傅带徒弟、教研组集体培养、组长负责制,有效促进青年教师队伍的成长。

  在她的发掘和培育下,一批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形成了全国罕见的“特级教师”团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她先后培养了三代特级教师,共“带教”100多名全国各地的青年教师,涌现出一批知名的教学能手。退休后的于漪依然奋斗在上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前沿。如今,她仍主持上海市语文学科德育实训基地的工作,同时担任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四所大学的兼职教授,担当起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的重任。

  90岁的于漪常常会被请去给青年教师讲课,只要身体允许,她从不推辞。一肚子的经验,她竭尽所能地想告诉给更多的为人师者。如今荣获“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于漪说,这是全天下教师的荣誉,也是提醒大家:三尺讲台,也有千斤重担。“我们国家把自己的未来、自己的希望都交给我们老师,我始终感到身上有千斤重担,肩膀上的责任是非常重的。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