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一种“度”的追求

16.01.2018  23:31

                                                                                                                                                                                                                                                                                                                                                                                                          ——记全国气象工作先进集体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这是一个很有“高度”的团队。硕士起步,47人中近一半博士学历,这里有“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也有“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这个团队中潜伏着一支荣获青年五四奖的“野外观测青年突击队”;作为全国唯一从事台风气象研究的科研机构,这个团队因对防灾减灾的突出贡献,被授予委员会最高荣誉奖——金塔纳减灾奖。

 

但他们对自己的定位是:我们只是一群和台风较着劲的人,是有“态度”的追风人。

 

他们,就是上海台风研究所团队。

 

精确度

 

对于每年都和台风打交道的李泓博士来说,每一次预报台风的过程,都是一场追求更高“精度”的进阶挑战。

 

有台风的时候,四楼预报平台会有一张写着‘数值预报’的桌子。台风所是区域高分辨率数值预报创新中心的骨干单位,也是团队成员主要来源单位。我们更了解模式本身的性能,可以为首席预报员提供更有效的台风预报建议,作出准确度更高的预报。

 

但一年中更多的是没有台风的日子,陪伴她们的更多是数据、是计算机。她们需要把大量的探测数据资料写成程序,通过大型计算机运转输出后,还要绘成图,成为真正可供参考的产品。这几年来,华东区域高分辨率数值预报不同种类的产品数量已高达上百种,承载计算机的机柜也在一排排不断扩充,而高分辨率模式下的技术研发,却从每一小格空间分辨率从3公里缩小到“1公里×1公里”。李泓博士表示,EC是全球的数值预报模式,我们区域模式的优势是针对全国、区域范围小,因此未来1公里网格的数值预报,一定会让有无台风的天气里,预报都更加快速、精准。事实上,华东区域模式也正是因为其精准的预报逐渐成为了全国预报员眼中的“香饽饽”。

 

模式的开发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过程,而业务化的模式又要人24小时“在线”。业务模式必须要保证不出错,出错后台就会报警。这个时候,哪怕是在吃年夜饭、哪怕是身体不适、喉咙发炎、哪怕是半夜两三点,都要打开电脑解决。检查每个环节、每个细节、甚至精小到每个数据。

 

功夫在外,精益求精,这是一种追求。

 

速度

 

跑赢台风,我们一直在追求速度,快点,再快点。这是有着多年野外观测经验的“老兵”——赵兵科博士的心声。

 

十年间,行程十余万公里。赵兵科和他的野外观测小伙伴们,多次深入台风登陆点,顶着15级以上的狂风巨浪,只为获得台风第一手观测资料。

 

每一回,台风在哪里,他们就往哪里追。他们总是赶在台风前,驱使着那辆载满GPS探空系统、风廓线仪、微波辐射计等身价高昂的移动车,先行一步到达预计登陆点,然后安装调试观测设备。

 

没有追过风的人,会觉得追风是件刺激好玩的事,特别是放飞探空气球看着很新鲜。但真正经历过的赵兵科会告诉你,放球是一件艰难的事。平时几分钟就你能完成的充气,在狂风暴雨中,或许需要充上半个小时,或许刚充完,一阵狂风袭来,气球就会“”的一声,被整个带跑。这个时候,只能振作精神再来,双脚扎的再稳一点,手脚再麻利点。

 

台风登陆这一夜,基本上是不睡觉了。”赵兵科似乎很习惯地说:“一般情况下,3小时放一次球,你累了休息下,我顶上。

 

从2007年的“帕布”到2017年的“泰利”,赵兵科和他的伙伴们一直在“加速度”,和台风赛跑。在这场赛跑中,他们离台风越来越“”,获取的数据填补了台风观测的多项空白。正是基于这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观测资料,台风所近5年先后承担20余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在台风结构、强度变化及台风极端降水成因等领域取得了一大批原创性成果,在国际著名SCI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为提高台风预报准确率奠定了基础。

 

赵兵科说:“今年追台风‘泰利’期间,又首次尝试使用无人机探测方式,未来三年,我们目标是台风从陆地探测扩展到近海、远海的探测。

 

挑战速度,无限激情,这是一种追求。

 

深度

 

虽然全世界的气象科研人员一直孜孜不倦地对台风进行着不懈研究,但人类对台风的了解或许只是揭开了冰山一角。李永平研究员告诉我们:“这些年,他们一直在努力走入“台风的深处”。

 

为了更深地分析研究海洋和大气的相互肌理关系,李永平有事没事就会翻看海底地形、琢磨海洋环境。某个典型的台风来了,就兴奋地抓着那些海量的、来自卫星、海上浮标的观测数据,放到计算机里进行模拟实验,并不断改进计算程序;这些年,他们仔细研究台风路径,将台风与实况风、雨集合,研究出集合预报产品;也尝试在国际上率先开展火箭探测台风新技术等,多项科研成果均取得重大突破。

 

然而,研究的越深,难度也就越大。“目前对于海上台风强度的预报一直停滞不前,这在国际气象领域始终是个难题。

 

其实,这五年来,上海台风研究所与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合作,始终在坚持“台风强度和海洋环境”的系列课题研究。这个课题通过海气相互作用物理过程,更深层次地揭示了台风和海雾边界层大气湍流能量输送一些新的事实,有效提高了台风强度的模拟和预报能力,具有极高的应用参考价值。

 

潜心为道、不欲以静,这是一种追求。

 

  正如他们所说,他们是一群有“态度”的追风人,潜心探索自然规律时的务实态度,深入开展基础研究时的严谨态度,探索科技新知时的创新态度…….他们的态度决定了她们攀登台风科研高峰的高度。近年来,上海台风研究所凭借在台风研究领域的实力,已逐步成为了WMO、亚太等国际台风舞台上的重要角色,而他们对科研“高度”的追求永无止境!(冯丽丹  王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