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监狱深化场所警戒机制建设打通安全管理“最后一公里”

06.06.2016  17:10

 

上海市司法局、监狱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监狱戒毒场所安全稳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始终将安全稳定放在重要位置,运用平台化、大数据的方法整合安全管理要素,不断深化监狱场所警戒机制建设,努力补齐隐患发现不及时、对象管控不到位、犯情交接“肠梗阻”、制度执行不落地等短板,打造集约高效的管理平台升级版,该管理平台现已在全市各监狱推广运用。

 

一、着力健全“1+5+1”制度体系

 

上海监狱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努力实现安全规范“全覆盖、成体系、能参照、易执行、可评估”。一是整合制度规范,建立“1+5+1”制度体系,“1”即基本制度《安全管理“最后一公里”管理应用平台运行办法》;“5”即《“重点关注的人”排查工作细则》、《“重点关注的事”排查工作细则》等5项工作制度;“1”即一整套安全管理“最后一公里”工作流程共计25项。二是优化标准流程,梳理并完善安全工作流程103项,制定配套标准25项;警戒设施上划分安全等级,明确日、周、月检查标准。三是夯实管理责任,通过清单式、表格式、条目式将责任细分,明晰责任主体,确立考核目标,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到位,执行操作无缝衔接。

 

二、着力构建“1234”管理闭环

 

紧抓人、事、物全程实时受控这个关键,着力构建系统完善的安全管理闭环。“1”即规范干警一日工作,明确监区领导、值班长、指挥中心等7类岗位主体的日工作流程与日排查工作标准,确定排查要求、方法和完成时间节点。“2”即规范早晚两次情况交接,操作完成后系统自动留痕便于倒查,狱情犯情客观真实。“3”即规范人账、狱情犯情、物力资源管理,依托平台实时更新,全员查阅,全程跟踪。“4”即规范4类重点干警对“重点关注的人、事、物”管控,承包监组干警、值班干警(值班长)、监区领导、指挥中心干警(指挥长)4类重点干警,必须快速及时知晓,落实管控措施和异常化解责任。

 

三、着力打造指挥中心管理应用平台升级版

 

上海监狱以指挥中心为龙头,整合资源、简化流程,打造安全管理“最后一公里”应用平台升级版。一是警情(应急)反应迅速,逐步实现一键响应、一屏显示、一目了然、一体运作的效果。二是警力资源动态调配,动态显示在岗干警工作安排,实时记录工作状态,合理调配警力。三是物力资源实时掌控,实时更新物力资源分类、数量、安全等级等要素,保证物力信息动态准确,做到巡查提示、报修快速、维修及时、反馈真实。四是信息资源连通共享,安全信息在同一平台、同一层面、同一时点无障碍传递,解决了安全信息碎片化、零星化及传递过程中的“漏斗”现象。五是安全督察检查前移,转变“翻台账、查签字”等粗放形式,将事后复查转为事前提示与事中督促,将隐患整改转为隐患预防,切实发挥了指挥中心预警预判作用。

 

四、着力推进安全保障常态化

 

安全管理“最后一公里”管理应用平台的运用倒逼了民警思维方式、工作理念、管理模式优化转变,实现了警力“无增长改善”。一是安全思维转变,坚持大安全观,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出击、从静态管控到动态管理、从事后补救到事先预防、从单打独斗到系统把握,使安全诸要素之间融合互动、系统联动,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运行状态,促使安全管理能级明显提升。二是工作理念转变,推进对安全风险点、危险源、安全责任和整改落实“清单化”管理,严格细化落实责任和措施,工作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三是管理模式转变,突出排查、评估、管控、化解一体联动的安全管理模式,使监狱人、事、物处于全程动态受控状态,努力实现系统持续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