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安全门"安全否?沪地铁屏蔽门均安装红外线探测器

08.11.2014  07:48

  东方网11月8日消息:日前,一名女子在北京地铁某站被夹在屏蔽门和车门之间,地铁开动后挤压受伤,不治身亡。数年前,上海曾发生类似事故。有人把地铁屏蔽门称为安全门,这些“安全门”,真的藏有不安全的隐患吗?记者昨天从上海地铁方面了解到,目前,上海地铁的所有屏蔽门都已加装红外线探测器,并安全运行多时。不过,地铁部门仍然提醒乘客:要防范事故,最重要的,仍是安全意识。

   探测器装在屏蔽门与车门之间

  “目前上海地铁车站的屏蔽门,都已经装了红外线探测器。”上海地铁运管中心质安部经理余海斌告诉记者。这种探测器装在屏蔽门与车门之间,通过红外发射感知障碍物的存在。“如果有人在两个门中间,探测器就会向列车报警,列车无法启动。

  列车尾部的光柱,也为防范屏蔽门事故上了一道保险。司机走到驾驶室门口,可以直接观测车尾光柱;如果屏蔽门和车门之间有任何障碍物,光柱就会被遮挡。“不过这个办法只能用在直线站台。”余海斌表示,在曲线站台,地铁部门会通过增加人力、分段确认等方式,保证屏蔽门安全。

  此外,如果真的出现夹在两门之中的危急情况,屏蔽门内侧有把手可以扳动开门。车厢内、站台上的乘客,也可以通过紧急按钮叫停列车。

   装屏蔽门更多是为了节能

  要用这么多手段来解决安全问题,那“为了安全而装”的屏蔽门有必要存在吗?

  “这其实是大家的一个误解。”运管中心媒体信息部经理尹炜告诉记者,“加装屏蔽门,最主要是出于节能考虑。”原来,地下车站的屏蔽门,隔开了隧道空间与站台空间,有效地节省了环控设备的成本。“防止坠落、自杀,是附带的安全功能。

  除了全封闭的屏蔽门,上海轨道交通系统中,还有半封闭的安全门,以及在部分车站安装的电动栏杆。“从设计上来说,屏蔽门是最安全的,它不仅可以自我检测有无夹人夹物,也与列车信号系统关联,能及时停止列车运行。”余海斌说。

   嘀声勿闯”非常重要

  客观而言,人被夹在屏蔽门与车门之间,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如果要被夹,那么乘客肯定是在‘嘀—嘀—’报警声后仍在上车。”曾在地铁车站一线工作过的小徐表示,“‘嘀声勿闯’,可以说是防范此类事件最重要的一点。”上海地铁站台内,时常可见这类宣传标语:“列车还会再来,生命只有一次”,提醒乘客,即使时间再赶,也不应拿生命安全冒险。“别的不说,就算‘闯门’成功,门的力道大,压到身上也是很痛的。”小徐说。

  而根据地铁部门统计,地铁车站内,发生事故最多的是自动扶梯,其主要原因是不当使用。比如乘客拿了过重行李、甚至推婴儿车上自动扶梯。“包括车厢内,乘客没有拉好扶手,或者倚靠车门,都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余海斌表示,“乘客的安全意识还是最重要的,希望乘客能够遵守安全乘车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