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10天3次"被事故" 专家:发布者有从众心理

02.09.2015  10:38
上海地铁今年以来已发生了10多起由乘客造成的乘梯摔倒事件,其中受伤的多为老人。 - 新浪上海
来源: n.sinaimg.cn
上海地铁今年以来已发生了10多起由乘客造成的乘梯摔倒事件,其中受伤的多为老人。

  晨报记者 王亦菲 钟晖 实习生 张诗欢

  “电梯又夹人了,一个人腿被夹住,亲历电梯事故……”昨天上午,该微博发出后,引发了网友对自动扶梯安全的担忧。不过,地铁运营方随后表示,事发扶梯并无故障,而是乘客不遵守限流措施,自行翻越限流杆,带倒了后方两名乘客。

  事实上,这已经是10天来上海地铁自动扶梯第三次“被事故”,但最终核实的结果都是“狼来了”,电梯并无故障,都是因乘客原因而有人跌倒。

   最新案例:

   网传男子腿部被电梯夹住 实则有人翻越栏杆被带倒

  昨天上午,一名网友发布微博称:“亲历一次电梯事故,曹杨路地铁站塞满人,都堵到扶梯口了,下面居然还不拦闸停扶梯,人流还在不断涌上来,还好哥跑得快,没被挤倒,后面有几个哥们急得都翻到旁边下行的扶梯上去了。”同步发布的照片显示,一名有些年纪的女乘客躺在地上,表情痛苦,地铁工作人员在一旁安慰。还有一位穿着蓝色上衣的年轻男子站在旁边,腿部受伤。网友称,两人都有不同程度受伤,且男子腿部被电梯“夹住”,疑似自动扶梯故障所致。

  记者赶到事发的曹杨路地铁站时,看到3号、4号线往上海火车站方向的4部上下行自动扶梯全部停运,一旁竖着一个写着“设备维护 暂停服务”的告示牌。地铁工作人员称:“因为上午限流,临时停运。”上午10点50分许,4部电梯全部恢复运行。

  记者随后从地铁运营方获悉,此次事件其实不是电梯故障所致,也没有所谓“扶梯夹人”事件发生,而是人为翻越限流栏杆所致。

  地铁运营方表示,昨天上午,一列4号线列车因紧急制动装置骤然启动(疑似乘客拉下)造成延误,引发曹杨路站客流积压,站台客流较大,车站采取限流措施。8点30分左右,部分乘客未听从工作人员的引导,翻越自动扶梯口的限流栏杆,导致后面一女性乘客被踢到腰部受伤,另一名男性乘客脚踝擦伤。见状后,工作人员立即关闭自动扶梯,并拨打120急救电话,地铁工作人员与保安陪同受伤乘客前往附近医院就医。目前2名乘客皆为皮外伤,无大碍。

  一名目击者回忆,当时由于4号线故障导致站台上乘客积压,但后方电梯一直在运行,导致站台层的人越来越多。没多久,电梯口就挤满了人,有几个年轻人直接翻越栏杆,可能因此带倒了其他乘客。而其中一位伤者表示,摔倒是因为其他乘客没有站稳而将自己带倒。

   现象分析:

   今年乘梯摔倒已10多起 荆州电梯事故后引关注

  事实上,上海地铁自动扶梯“被事故”已非首次。根据记者统计,10天来上海地铁自动扶梯已有3次“被事故”的经历:

  8月30日,有网友发帖称,人民广场地铁站自动扶梯逆行,两位老人倒地摔伤,并配了多张老人受伤倒地的图片。然而,上海地铁运营方经调取现场监控后发现,事发时该出口电梯运行一切正常,并没有出现“逆行”、“后倒”,起因为一老人牵着孩子乘坐电梯,孩子当时有些吵闹,老人为了拉稳孩子身体靠在扶手上,随后重心不稳而摔倒。

  8月23日,有网友发帖称,中山公园站自动扶梯发生故障,导致乘客手臂受伤并流血。然而,上海地铁运营方随即证实是该乘客自行摔倒后打碎玻璃瓶受伤。监控画面显示,该乘客携带玻璃瓶搭乘中山公园站自动扶梯,后因腿脚不便摔倒,导致随身携带的玻璃瓶碎裂后划伤了右手臂。

  对于近期不少网友看到乘客受伤、疑似电梯故障的场景,不加核实就直接上传至微博的现象,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专家陈默表示,这是一种从众心理,这类人群接收到了“电梯可能出故障”的负面暗示后认为电梯就是会出故障,属于极易受暗示人群。

  事实上,根据记者的统计,上海地铁今年以来已发生了10多起由乘客造成的乘梯摔倒事件,之前这些事情在网上并未引起太多注意。从7月26日湖北荆州自动扶梯“吞人”事故发生并不断“发酵”以来,这类摔倒事件才被更多人关注,近10天来甚至频频“被事故”。陈默分析说:“大家都在关注一个话题的时候,很多人就会热衷在这个话题上,比如电梯故障。平时可能从事跟电梯有关行业的人会更敏感一些,但现在大量工作跟电梯没关系的人也在讨论电梯。

  陈默还表示,负面信息往往具有耸人听闻、刺激性强、极易被人群传播的特点,这也是为什么正面信息的转发量常常小于负面信息。“但还是希望大家在发布这类信息的时候,能够谨慎,不要渲染‘电梯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