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地质公园体验式地学旅游2.0模式
2016-9-1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国家地质公园是国家公园的一种类型,它与一般公园的最大区别在于:一是景物的地质科学性强;二是设施、组织、导游的科学性要求高,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可获取较多的科学文化知识。
目前我国地质公园数量已具有一定规模。截至2016年年初,我国已有284处国家地质公园。这些地质公园在保护地质遗产、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受众需求的不断变化,原有的模式已不适合新的形势,需要变革,这使得地质公园科普模式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那么,地质公园建设该向什么方向转变?变什么?如何变?作为中国旅游地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倡议者,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副会长陈安泽研究员给出了答案。
在陈安泽看来,地质公园科学普及存在的问题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还停留在传统的“书斋式系统性灌输教育”的模式上。旧的模式存在科普内容太过专业,价值问题常被忽略,科普与旅游互相割裂,展示形式缺乏多样、互动性等问题。
陈安泽分析,现在国家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样适用于地质公园:一方面,广大游客需要知识性、科学性的旅游;另一方面,多数以山水景观为主的旅游景区,在景物命名、导游用语中仍以神话传说为主,缺乏科学成因解释,极不利于国民特别是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高,也影响着中国旅游在国际游人心目中的形象。
陈安泽认为,在体验经济的背景下,旅游业将发生一系列深刻而富有深远意义的巨大变化。与以往的“被动灌输式”旅游不同,“体验式”地学旅游针对现代游客互动、体验的新需求特点,通过创意一系列的参与性、互动性与融入性的活动或者项目,让游客在游山观水玩石头的同时,不但可以欣赏到山水美景,享受到优良的生态系统,还可以在游览中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增加游兴,获得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将地质公园作为平台开展地学旅游,有利于提升国民科学素养,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加强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推动旅游产品转型升级,有利于地球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
我国国家地质公园申报和评审机制始于200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计划的推动下,由国土资源部牵头组织建立了新型国家地质公园。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先由政府批准建立国家地质公园的国家。国土资源部作为我国地质公园的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地质公园建设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
截至2016年年初,我国已有284处国家地质公园,这些地质公园在保护地质遗产、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如何围绕这个平台把科普与旅游有机结合在一起并非易事。如今,很多地质公园仍停留在传统的“书斋式系统性灌输教育”模式上,游客不太能够接受,这必然会影响地质公园作用的发挥,尤其是在提升公众科学素质方面。随着受众需求的不断提高,地质公园科普模式的发展也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那么,地质公园建设该向什么方向转变?变什么?如何变?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副会长陈安泽研究员给出了答案。
记者:您是中国旅游地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倡议者,您认为地质公园与其它公园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建设地质公园的宗旨是什么?
陈安泽:通俗地讲,地质公园就是以地质景物为主要观赏对象的公园。地质景物简称地景,也称地质遗迹,它们是在漫长的地球形成、发展演变过程中留下的痕迹。众所周知,地球从诞生到现在已有46亿年历史,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内,蕴育了生命,形成了山川秀美的大千世界。今天我们看到的奇峰、异洞、怪石、火山、冰川、峡谷、瀑布、泉水、湖海、沙漠以及保存在岩层中的生命(古生物)遗迹和地质构造形迹,都是地球演变历史的天然记录,统称地景。它们不但是人类追溯地球历史的实物档案,也是人类回归自然、享受自然、修养身心的休闲游憩对象。
国家地质公园是国家公园(我国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一种类型,它与一般公园的最大区别在于:一是景物的地质科学性强;二是设施、组织、导游的科学性要求高,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可获取到较多的科学文化知识。
建立地质公园主要有三项目标:一是保护地质遗产,保护自然环境;二是进行广泛的地球科学教育;三是通过开展科学旅游,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所以支持建设世界地质公园,不仅仅是为了保护,也是因为这些地质公园从诞生之日起便受到世界各国专业学者和爱好者的欢迎。截至2016年年初,全球范围内已有120处世界地质公园,其中我国有33处。鉴于世界地质公园在保护地质遗产、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中取得的杰出成就,2015年11月1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全体会议上,195个成员国一致通过将世界地质公园正式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球科学与世界地质公园计划”。至此,世界地质公园获得了与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人与生物圈计划等项目同等的法律地位。可以预见,全球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以及依托地质公园为平台开展地学旅游的热潮即将到来。
记者:地质公园诞生以来,在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科学素质方面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作为一个地学科普平台,您认为目前的地质公园建设情况如何,在发展的过程中又面临着什么问题?
陈安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最新的世界地质公园标准中指出: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增加对我们居住的这个不断变化的星球上的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如地质过程、地质灾害、生命进化等)的认识,是建设世界地质公园的目标之一。
地质公园的出现,为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地质公园的主管部门——国土资源部,从地质公园诞生那一天起,就特别重视地球科学知识普及工作,并为此颁发了一系列申报、建设标准与验收标准。其中,明确要求每一座地质公园都要建成2个地质博物馆,其中要建设1座室内博物馆。凡是达到揭碑开园要求的国家地质公园都必须建成1座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园地质博物馆,馆内用实物标本、图片、模型、电子展示设施等,展出园区地质、生物、民俗、历史等内容,使游客在游览前就了解园区景物的形成原因和发展演变历史,寓教于游。另一个要求是,建成室外地质博物馆。要求每处重要景点(或景物)都要有中外文(外文以英文为主)的解说牌,使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游人都能读懂解说词的内容。同时,还要求每个导游都必须经过培训上岗,必须向游客讲述公园的基本地质科学内容。即使在没有导游的情况下,游客也能从众多的解说牌上得到一些自己想知道的科学知识。实际上每座地质公园都是一个科普教育基地。
地质公园是一个新生事物,各方面的工作都处于开创阶段,遇到问题在所难免。所谓,万事开头难。我认为,地质公园科学普及存在的问题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还停留在传统的“书斋式系统性灌输教育”的模式上。
记者:“地学旅游”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您能介绍一下什么是“地学旅游”吗?
陈安泽:地学旅游是我在主持《全国地学旅游发展纲要2016-2020年》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尽管它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是我国自古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良好传统。我国地学旅游的思想起源可以追溯到11世纪初期的北宋,当时杰出的博物学家与旅行家沈括(1031-1095)“凡所至之处,莫不询究”,他的《梦溪笔谈》寓科学研究于旅游之中,有着很高的科学价值。例如,《梦溪笔谈》卷二十四就比较详细地记述了他对浙江雁荡山、陕北黄土高原地貌地质的考察,明确提出了流水侵蚀作用说。该书卷二十四还通过对化石的讨论来论证古今气候变化,对矿石资源亦有涉及。
沈括之后另一位杰出的旅行家是明末的徐弘祖(1587-1641),他从22岁开始从事游历考察,前后34年,游踪遍及16个省区,记载了考察所见的地质、地貌、水文、生物、名胜、风物等。他对石灰岩地貌的形成、分类和分布的论述比欧洲学者早200年,开创了以旅游考察地理并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代新风。他还调查了云南腾冲打鹰山的火山遗迹,科学地记录与解释了火山喷发出来红色浮石的质地及成因。
现代地学旅游重新得到关注,是与地质遗产保护、地质公园的出现紧密相关的。但是,由于研究时间短,加之不同专业背景研究者的出发点与研究角度不同,地学旅游的概念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们认为,地学旅游主要是指以地质、地貌景观与人文地理景观为载体,以所承载的地球科学、历史文化信息为内涵,以寓教于游、提高游客科学素质、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为宗旨,以观光游览、研学旅行、科普教育、科学考察、寻奇探险、养生健体为主要形式的益智、健身旅游活动。简单地说,地学旅游是指人们暂时离开居住地,通过体验地质、地理景观,以获得精神享受或满足的旅游活动。
记者:近期,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地质旅游研究所、北京一彩空间展览展示公司和产、学、研各界专家,联合提出地质公园科普旅游新模式——“体验式地学旅游”。言外之意,就是原来的旧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了。那么,您认为地质公园科普的旧模式是什么,它存在哪些不足?
陈安泽:我认为可以用四点来概括旧科普模式的问题:
一是科普内容太过专业。无论是科学普及重要室内阵地——博物馆(或者科普馆),还是室外普及阵地——人员解说或者地质遗迹解说牌的展示内容,大多照搬地质院校的教科书,专业术语太多,社会公众难以听懂或看懂。
二是价值问题常被忽略。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价值与意义是地质公园得以存在和保护的基础,但是在地质公园科普解说系统中却常常忽视价值的表达和凸显,以至于地质公园对普通公众的吸引力、号召力大为降低,公众对地质公园的感觉如同“云里雾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价值的科普,很难被社会公众认同,也难以体现地质公园的特色和存在价值,更谈不上利用其进行环境和科普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了。
三是科普与旅游互相割裂,没有形成一个地学研学旅游的科普产业链。地质公园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目的地,科普不能与旅游独立开来。目前,地质公园缺乏以地质公园主题为统领的地质娱乐、地质探奇、地质观光、地质美食、地质纪念品、地质住宿等完整的科普旅游产业链条。
四是大多展示形式单一、静态,缺乏多样、互动性的科普形式。地质公园博物馆、解说牌等展示方式仍采用传统的图片、文字描述、标本等方式,缺乏少年轻人喜欢的多样化、个性化、互动性强的科普形式。
记者:今年6月,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举办了“地质公园科普体验式地学旅游新模式”通报座谈会,“地质公园体验式地学旅游2.0模式”新鲜出炉,请您谈谈提出这一新模式的背景。
陈安泽:旧的传统的“书斋式系统性灌输教育”模式已不适合新的形势。现在国家提出供给侧改革,这项改革同样适用于地质公园:一方面,广大游客需要知识性、科学性的旅游;另一方面,多数以山水景观为主的旅游景区,在景物命名、导游用语中仍以神话传说为主,缺乏科学成因解释,极不利于国民特别是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高,也影响着中国旅游在国际游人心目中的形象。
为此,2014年10月28日,我就加强地质旅游、开展“地质旅游年”活动向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写了一个《关于旅游业应重视科学知识传播以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建议》,这项《建议》得到汪洋副总理的批复。2015年1月13日,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司长彭德成率队来到地科院与我们座谈,并讨论如何贯彻汪洋副总理的批示意见。
我组织了田明中(地大北京教授)、郑元(中国地质公园网络中心办公室主任)、胡海霞(北京来也旅游规划公司总经理)、许涛(地大北京地质旅游研究所所长)等专家进行了座谈。最后,国家旅游局与国土资源部决定合作开展下列八项工作:
(1)国家旅游局和国土资源部联合编制《中国地学旅游发展纲要》。
(2)组织相关地方和专家编辑撰写《中国地质旅游精品胜景》,通过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游客发行。
(3)国家旅游局和国土资源部共同发布“中国地质旅游精品线路、精品景区和研学基地”。
(4)组织编制《国家地质公园经典导游词》,作为导游教材。
(5)加强各级各类景区导游员的地学知识培训。
(6)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考虑召开“世界地质旅游大会”。
(7)适时举办“中国地质旅游科普大会”。
(8)国家旅游局、国土资源部联合中央电视台,拍摄地学旅游专题记录片《在行走中探秘》。
记者:为什么要在地学旅游的基础上加上“体验式”,“体验式的地学旅游”具体指什么?
陈安泽:1999年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在其著作《体验经济》中指出,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人类经济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未来学家甘哈曼在《第四次浪潮》一书中预言,体验经济是一种 “以休闲者为中心”的注重提升心理生活质量的经济形态。在体验经济中,消费者消费的不仅仅是实实在在的产品或服务,而是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上、体力上、智力上,甚至是精神上的体验。
在体验经济背景下,旅游业将发生一系列深刻而富有深远意义的巨大变化。旅游业的这种巨大变化首先表现在旅游者需求的变化上。“上车睡觉,下车看庙,走到景点拍拍照”,这种旅游方式正逐渐被都市人抛弃,许多人早已不满足于走马观花、急行军式的旅游,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希望“到农民家里体验田园生活”、“像职业探险家一样穿越西部无人区”、“去国外入住当地人家”。可以看出,“体验式旅游”正在悄然升温,成为现代旅游最具开发潜力的重要部分。
我们之所以提出“体验式”地学旅游,是区别于以往的“被动灌输式”旅游,关注现代游客互动、体验的新需求特点,通过创意一系列的参与性、互动性与融入性的活动或者项目,让游客在游山观水玩石头的同时,不但可以欣赏到山水美景,享受到优良的生态系统,还可以在游览中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增加游兴,获得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记者:您认为将地质公园作为平台开展地学旅游的意义是什么?
陈安泽:我们在《全国地学旅游发展纲要2016-2020年》中将开展地学旅游的意义总结为以下6条:一是有利于提升国民科学素养。地学旅游是普及山水变迁、地质过程、环境演化、生命起源与进化等地球科学基本知识的天然课堂,是提升全民族科学素养,特别是青少年科学素养,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最佳途径之一。二是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地学旅游,将了解、欣赏、保护地球遗产相结合,启发游客对人地关系的深入理解,明了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共处,对提高生态文明认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是有利于加强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地学旅游通过展示优美的地学景观,对公众、特别是对青少年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增强人们对于自然系统、人与自然关系的了解,从科学与美学的角度认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进而激发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国民凝聚力、向心力。四是有利于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地学旅游资源主要分布于贫困山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地学旅游必将拓展上述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对外开放,创造就业机会,对实现脱贫致富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新老矿业、矿区的利用价值,拓展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旅游产业发展空间,优化产业结构,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五是有利于推动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地学旅游是一种深度体验旅游,大力发展地学旅游,实现地球科学、生态环境和地方文化的有效对接,可大大增强旅游产品的科学含量,发挥资源的深层价值,提升游客满意度,并增强旅游产品的科学品味及体验性、互动性。六是有利于地球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通过解说而了解,通过了解而欣赏,通过欣赏而保护”,是遗产类资源景区保护利用的崭新理念,也是国家公园管理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地学旅游,强调对地球遗产的成因、演化过程、人地关系等内容的解说和教育,扩大公众对保护地球自然、文化遗产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