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理时评】地方性理工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的战略选择

27.03.2017  21:45

   新年伊始,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按照“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两类布局建设高校,引导和支持具备较强实力的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差别化发展。“双一流”成为备受关注的升级版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
  按照《实施办法》的总体安排,国家将会布局约40个“一流大学”,和原先的985大学布局总体一致,可能会略有增减。与此同时,支持建设一百个左右学科,着力打造学科领域高峰。总体而言,多数原先的211大学和若干地方重点院校将会突出办学特色,凸显差别化发展,争取在“一流学科”布局中占有一席之地。从遴选方式来说,将会综合各类客观评价数据,辅助专家委员会“同行评议”结果作为基本的依据。对地方性理工科重点大学而言,一般都拥有自己的核心优势和拳头产品,应当在依托优势加快“一流学科”建设的同时,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开展区域性一流大学建设。
  就上理而言,学校长期紧贴制造业行业发展,光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系统工程等学科长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同时学校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等国家和地方发展的重大战略,设立了“太赫兹技术研究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等前沿科技创新机构,积极培育建设新兴交叉学科。例如光学工程已发展为光学为主的,并与信息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精密机械与制造、计算机科学及微电子技术等学科紧密交叉和相互渗透的学科。
  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前行,工程教育面临新的历史起点,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为特点的新经济发展要求工程科技人才具备更高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这一变化要求学校结合自身情况,调整学科布局,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构建新兴工科和传统工科相结合的学科专业新结构。
  我们应当进一步充分论证学校的特色、主干学科群在全国、长三角,以及上海市学科生态圈中的位置,乃至在全球学术网络中明确学科群的定位,寻求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只有进一步依托优势学科群,发展优势学科群,构建起各学科群之间的良好学术生态,同时进一步明确学校在全球、国家和地方科技创新体系中的核心节点位置,学校才能能够搭上全球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快轨,实现学校发展的弯道超车。与此同时,学校还应当进一步明确以优势学科群为代表的主干学科,以及若干对提升人才培养规格,促进良好学科生态形成大有裨益的支撑学科,逐步形成“强势主干 +新兴支撑”相辅相成的学科结构。
  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成为“双一流”建设制度“红利”的重要来源。大学治理水平和学术自由与活力将会成为进一步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着眼长远,我们还要努力从短期性、功利性的评价指标和评价工具中解放出来,主动融入全球、国家和地方科技创新体系,依托现有的优势学科群,明确自己在国际、国内科技分工中的位置,进而在全球科技创新体系的分工中获得自身的比较优势。只有这样,人才培养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才能形成良性互动,产生良性循环,“双一流”指标的快速发展也会成为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因此,“双一流”建设的根本战略不在于我们要达到什么具体目标,而是在于我们要实现怎样的内在价值追求。

 

图书馆一角,学生正在安静学习(王博 摄)

 

 

作者为我校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教师刘虹

  转载自上海理工大学校报第295期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