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魔都淋一场触不到的雨 如同被"茧"包围[图]

09.09.2015  10:23

  据《申江服务导报》报道,花150元去淋一场雨?放在平时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个疯狂的想法。但最近,这却成为上海人朋友圈的一桩热事。9月,雨屋亚洲首展在余德耀美术馆拉开帷幕,150平方米的空间里,雨水自天花板如银丝般流下,而人们则将在这倾盆大雨中,体验触不到的神奇感受。

   曾经引爆伦敦纽约

  雨屋是艺术团体兰登国际的装置作品,曾在伦敦巴比肯中心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成为引来众多参观者和引爆社交媒体的现象级事件。它利用3D追踪摄影机定位参观者的位置,进而控制流水的开关,人到雨停,雨中不湿身。

  据报道,2013年夏天,雨屋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展出时,有人为了体验10分钟而足足等了9个小时。据MoMA统计,非会员观众在工作日的平均等待时间是4至5个小时,会员的等待时间是2至3个小时。在周末,非会员等待的时间可能超过5个小时。伦敦的观众也很执着,有观众据称等候了12个小时。对于雨屋在伦敦和纽约引发的热潮,有艺术评论家说,浸入式艺术越来越流行,很多人为了在里面自拍,甘愿在高温天气里受罪。

  当然也有人吐槽,有纽约的观众说:“我可不确定它是艺术。”还有人说,“它只是很受脸书欢迎的艺术。”不管怎样,搜索网络,海量的“具有好莱坞式的戏剧化的背光”的雨屋照片和视频总会扑面而来。新奇的艺术作品,批评家的质疑,蜂拥而至的狂热参观者,脸书上无处不在的自拍……共同构成了这个堪称奇观的艺术事件。

   如同被“”包围

  进入雨屋的体验非常有趣,当你心怀忐忑地步入这片大雨中时,却不会被雨淋到。你往前进一步,雨就往后退一步,你把手伸出来试图体验雨的边缘,雨就顺着你手的轮廓向后退去,你听得到雨声,看得到雨水落下的线条,却丝毫感觉不到水的湿润。

  而观察同行进入雨屋的人,灯光和雨水的线条在他们身上形成格外美的效果,光影交错,如同画境。最开心的是雨中的摄影师们,既不用担心照相机被淋湿,又能排出雨中光影的美丽照片。当然,观众们的自拍也是少不了的,大家跳跃、摆出动作,想出各种姿势和雨合影。

  “它能给你一种被茧包围的感觉。”兰登国际创始人之一弗洛里安·奥特克拉斯(Florian   Ortkrass)说。他对雨屋的阐释在观众等候区的大屏幕上循环播放。被问及人数限制问题,他说,人太多了雨屋里的雨就要完全停了,“对于我们来说,参与的观众越多越好,他们在雨屋里呆得越久越好。但是大家都要尊重其他人与艺术作品接触和互动的机会。

   3D传感实现人进雨退

  雨屋的神奇效果是如何实现的呢? 通过天花板上的高科技装置,能瞬间感知观众的行为,观众所到之处,大雨便戛然而止。其实其中的原理也并不难,整个装置可以分成三部分:输入、处理和输出。

  输入负责室内人体数据的采集,处理负责从像素信息中得到位置(x,y坐标),输出负责控制顶部水流喷头的开和关。

  给个ON信号就出水,给个OFF信号水就停掉。在雨屋的室内,安装了多个3D传感器,传感器侦测人体的移动,允许雨滴在人体所在的位置停止。当人离开后,雨继续落下。

   产生对“”的思考

  “雨屋”向人们提出的一个思考:当“被雨淋湿”这一感官经验被从一场大雨中去除时,“”本身将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或者说作为一个置身其中又超脱其外的“淋雨者”,我们将对我们日常中再熟悉不过的“”产生什么样的思考?

  首先,你会发现,随着你一边行走,头顶上方的雨也会跟着停下来,因而你可以完全沉浸在这片大雨中,不需担忧溅上来的雨水会不会弄脏裤脚管,头发会不会被雨淋得湿嗒嗒,或者后背会不会被淋得衣服紧贴皮肤,只需细细感受雨水从你的身边掉落的瞬间,观察雨水在灯光下晶莹剔透的模样,聆听水滴接触地面时的声响,嗅嗅水本身所具有的微弱气味,以此获得一种在平日雨天即使撑伞也无从获得的对雨本身的纯粹经验,而这纯粹的经验同时又会像一把钥匙一般唤醒那些我们和“”有关的美好记忆。这便是这个意图打破时空限制的实验室式的雨屋想要给我们带来的对雨、以及对我们自身的思考。

   唤起环保意识

  据馆长余耀德先生说,他还希望能通过“雨屋”唤起大家的环保意识。“雨屋”的另一个设计动机源于地球日益少雨的现状。身在上海的我们也许感受不到干旱的威胁,对于黄梅时节的阵雨也已见怪不怪。然而去年11月“雨屋”在加州展览时却引起了轰动。因为加州是一个少雨的地方,那里很少会下上海那么大的雨,因而雨屋不仅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同时也唤起了那里的人们对雨的渴望,这一渴望同时又将发人深省:由于对环境的破坏,我们的地球是否正在经历雨水渐少的危机?

  因而,将雨屋引入国内,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余耀德先生希望参观者在参观过后能从对雨的直接经验中获得一种环保意识形态,减少环境破坏以保护好这份大自然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