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荷兰偶遇中国代购女孩

04.08.2015  11:49

  生物科学博士,医药研发经理。定居荷兰,与荷兰老公和猫咪Marley相伴。有文科心的理科人,创办微信公号微蔻,分享留学定居海外的中西教育和思维差异,讲述跨国情感及家庭文化的碰撞。

  荷兰一化妆品连锁店某名牌口红打折,我在打折期最后一天抽时间去店里。一个手持智能手机的中国女孩正用手机镜头扫描口红专柜,一边和她国内的朋友用微信视频,一看就是在海淘代购的。一会儿,我听到她微信里对方发出指令:“×号、××号拿两支,其余色系的全买。”她随即一把一把地把唇彩放进购物篮。一个女店员冲向她,一边不友好地说“我们不能卖你这么多”,一边将购物篮里的唇彩拿出来放回货柜。

  女店员的举动太无礼了,我立刻走上前,用荷兰语对她说:“请你停手!你们店是否有限购规定?如果有,请出示!”女店员愣了。我继续:“那就是没有限购令了?既然没有,请问你有什么权利禁止这位顾客买东西?你如果没有令人信服的解释,就必须向这位顾客道歉,并且把你刚才从她购物篮里拿出去的货品放回去。”旁边的一些荷兰顾客也在支持我,对女店员的态度不以为然。女店员自知理亏,向女孩说了“对不起”,并将唇彩重新放回购物篮。整个过程中,中国女孩一直没说话,事情平息后,依然不管不顾地扫货。

  我继续试唇彩,在我挑好颜色去取货时,货柜上空空如也,货已全被那个女孩扫完了。我看到她正在结账,赶快过去对她说:“能不能把你购物篮里的×号口红让给我一支?货柜上没了。”女孩完全不理会我,刷卡付账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我傻眼了,怎么会有这种同胞啊?要不是我挺身而出,她怎么能顺利扫货?可我没时间生气了,因为商店还有10分钟关门,这家店还有一个分店在步行8分钟的距离,但我不确定那里是否有货。于是,我走到刚才被我指责的那个女店员面前说:“×号唇彩没货了,请你帮我看看分店有没有?如有,帮我调一支过来,好吗?”她望着我有点不知所措,我又义正言辞地补了一句:“刚才我做了我该做的事,现在请你做你该做的事!”她缓过神说:“好,您稍等!”马上打电话询问,幸好分店还有,她飞快地跑去分店帮我取唇彩。在店门关闭前的最后一分钟,我总算买到了心怡的唇彩。结账时,这个之前被我责备、此刻因帮我调货而气喘吁吁的女店员,微笑着对我说:“好好享用。欢迎下次光临!

  有趣的是,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很多亲友,中国朋友和荷兰朋友对此事的解读完全不同。

  中国朋友听完后十有八九反应都是:“那个中国女孩太不知感恩了。”“那个女店员不错,你之前骂她,可她后来还帮你。

  而几乎所有荷兰朋友的焦点都在那个女店员的拒售行为上,并为我的举动叫好。可他们觉得我没必要特别感动于女店员“不计前嫌”帮我调货,因为这是她的分内事。

  “那女孩没让口红给我,你们怎么看?”我忍不住问。

  “哦,她的确有点没礼貌,她不该头也不回地走掉,该清楚地告诉你她的打算。

  “可她凭什么拒绝我呀?

  “你有什么权利要求她必须让给你?那是她购买的口红,让不让是她的自由。

  “可是,她被店员欺负是我帮她讨回公道的啊?

  “你维护顾客的权益和她让你口红有什么关系?

  ……

  再说说我先生的看法。他和其他荷兰朋友的反应一模一样,只是他生意人的本性又多了一个看待问题的角度:“那个中国女孩一走了之,不礼貌也不聪明,她错过了一个营销机会。要是我,我会马上和你谈判,比如加价10%卖给你。

  “这不是敲竹杠吗?

  “我们来分析一下她有没有‘敲竹杠’的赢面。”老公侃侃而谈:“你的选择其实很少:关店门前的10分钟,柜台完全断货,明天口红恢复原价,去分店步行要8分钟,且无法确定分店有没有你要的那款。你只能赌分店有,如无,你就只能两手空空或在第二天按全价买。而那个女孩几乎垄断货源,且明确掌握价格空间和利润信息,加几成价她比你有主动权。再说你的‘见义勇为’帮的不是她这个人,而是批评一种人为的不公平销售行为,所以无论当时被不公平对待的是谁,你都会这么做。凭什么那个特定的人承载了一个维权行为,就要同时承担所谓的恩惠,并按照你制定的方式偿还?最后,你要某支口红,你自己在那里试半天才决定,其他顾客有什么义务等你?你所说的这套逻辑不是荷兰人的行事和思维方式。

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