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五位青年教师在 第二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总结大会上获表彰

10.09.2016  23:33

2016年9月7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陈琳、生命科学学院余垚、基础医学院刘琼、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高隽、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石鼎五位青年教师在由上海市总工会、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举办的“青春在讲台——第二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总结大会”上接受表彰。在第二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陈琳、余垚、刘琼和高隽分别获得社会科学组、自然科学基础组、自然科学应用组和非语言类外语授课组一等奖及“上海市教学能手”称号,石鼎获得人文组优胜奖。我校凭借在此次竞赛中的出色表现获颁“优秀组织奖”,我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获颁“上海市工人先锋号”。我校常务副校长包信和出席大会,与获奖教师共同分享收获的喜悦,并鼓励教师们永怀初心、不懈进取,成长为新一代的教书育人楷模。

教海无边,学无止境

从《周易》、杨绛的《我们仨》、琼•罗宾逊的《经济哲学》等经典著作,到《1942》、《星际穿越》、《狼图腾》等让人耳熟能详的电影,学生们或许会忘了自己正在上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陈琳的课堂就有这样一种魅力,让同学改变对“概论课”的刻板印象。经济学的学术基础、广泛的专业知识和现实中的闻见等共同构成了这门课程的独特风格。

曾有教授把“毛概课”比作一本有关当代中国社会的大百科全书。陈琳很赞同这个观点,与此同时,她也认识到课程对于教师的跨学科功底具有很高的要求。就职四年来,教学需求不断激励着陈琳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从经典到时评,从传记到专著,这三年多读的书加起来,可能比过去求学十年间都要多。”然而学到越多,越深感自己的无知:“这应该是会一直持续下去的学习过程。”

经济学专业出身的陈琳对于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问题自然有着深刻的理解。而当教学涉及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其他专业的问题时,她则更乐于和大家一起学习和讨论。在她眼中,学生是复旦大学最珍贵的资源,也是课程的基本教学环境。每周课后都会有同学通过邮件、面谈等方式来进一步与她讨论问题。从个人生活琐事到对中国、世界、乃至人类命运的关注;从对基础知识性问题的咨询,到很多自己尚未能从学术专业角度进行完善解答的问题展开讨论。在与学生的深入交流中,陈琳感到收获匪浅,甚至在课程中还常会用到以往同学提供的资料。

陈琳希望能够延续与同学之间高质量的互动:“这一良性互动离不开一定的外在环境支持和个人的不断努力。希望自己能永怀初心,继续成长。

回归生活的生物课

酿葡萄酒、做酸奶、做酒酿……在复旦校园中,有这样一个课堂,让同学们能通过“接地气”的生物技术,学习重要的生物技术原理。这门课就是“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

3年前,余垚加入了“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课程团队。这个由7位高级职称教师组成的团队,在课程负责人吕红教授的带领下,在短短三年内取得了出色的进步。课程没有现成教材,团队亲自搜集材料,制作课件,囊括了人类历史上从古到今的重要生物技术。

对余垚而言,加入这样一个团队正是让他作为一位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的契机:“这让我的课程从一开始就有了一个高水平的起点。”今年是余垚老师教学生涯的第6年。早在1996年时,他就来到复旦读本科,直至完成博士学业,因此他戏称自己是“复旦的老土地”。在美国做了4年博士后之后,他在2011年再次回到复旦,开始任教。团队的教学理念对余垚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上课不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切实受益。”因此,如何在有限时间内让同学们爱听、能懂,成了他努力的方向。

从事微生物遗传学研究的他主要和酵母打交道,便带领同学一起进行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发酵实验。为了丰富课程内容,余垚还经常利用网络资源,扩充课程素材。平时如果在果壳、赛先生等科学科普类平台上看到优质的内容,就会收集起来,“有了积累,准备课件的时候就会更从容一些”。多元的内容与有趣的实验令不少同学对生物萌发了更深厚的兴趣。而这正实现了余垚对于课程的期待。

三年内,这门面向大一非生物专业的通识课程发展迅速。从最初在邯郸和张江校区各开一节课,每周2个课时,发展为如今邯郸与张江校区共4个班级,每周8个课时。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课程让同学通过日常生活领略科学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欢迎。

“教研也可以相长”

“组织胚胎学”是医学形态学科中的重要课程,也是医学生走向临床的桥梁课程。经过对课程的多年打磨,刘琼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将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结构不仅可以学术拓展,更可以结合其功能进行临床联系。”这样的授课方式让学生们在产生科研兴趣的基础上能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新,“而教学的‘趣’也就体现在我能发现更多的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并尽力为他们的成长尽一份力量。”

从学生时代到教书育人,刘琼在科研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至今,她已主持并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为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Pharmacogenomics J. Cell Death & Disease等权威杂志发表了多篇SCI论文,还担任了多本杂志的审稿人。8年时间内,她从一位博士毕业生转变为教学科研并重型青年教师。这样的成长离不开她在教学与科研上持之以恒的探索。

科研成果出色的刘琼在教学上并没有放松,在她看来,教学与科研并不矛盾:“所谓教学相长,其实教研也可以相长。”当她在教学中发现了有趣的问题后,可以接着在科研中继续探索。不仅能通过科研解惑授业,也可以带动学生的科创能力。在教学科研相结合的过程中,刘琼找到了科研的乐趣和育人的成就感。

而在正式登上讲台之前,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对刘琼进行了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培训和考核。通过试讲的磨练,她才正式担负起医学基础课“组织胚胎学”的教学任务。教学团队的互帮互助、资源共享为她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团队的支持给这位青年教师的成长注入了强大的力量。

“心理学女神”成长史

英语授课的“心理学导论”是大部分学生认识高隽的缘起。这门面向全校本科生的平台课虽然基础,但涉及到心理学多个重要领域,具有较大的信息量。高隽在全英文教材的基础上,补充了多样的参考书籍、专业期刊中的专业文章、专业协会网站上的科普文章,以及相关影视作品等等。生动翔实的课程吸引了许多关注,也让不少同学亲切地将高隽称作“心理学女神”。

从2010年起,高隽老师开始在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学系任教。回顾6年来的教学经历,她将自己的转变视为一种“去教师中心化”的过程。最初讲课时,她主要考虑如何从自己的立场出发,以清晰、有趣的方式讲授知识。而最近三年,她则逐渐侧重于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一步培养学生批判思维的能力。相较于教师进行讲授,更强调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

参与青年教师大赛的经历就是促成这种转变的一大因素。回忆起2013年参赛试讲“人格心理学”,高隽将其称作一次“创伤”:“当时因为几次评教的结果都不错,我个人对自己的教学能力还比较自信,”然而在场的前辈教授却认为她只在罗列概念,缺乏问题意识,无法引发学生的思考热情。严厉的批评带给她很大的震动:“甚至引发了一定程度上的个人自信危机,但也让我重新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课程设计。”

而这种“危机”不仅仅来自于前辈或同行,也可能出自学生。在高隽看来,学生在课堂内外提出问题,或是纠正自己的错误,都是重要的契机:“小到能够让课程内容变得更明晰、准确,大到能够给我在教学理念和学术研究上有新的启发。”这样教学相长的状态,也正是她眼中理想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