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在沪启动 早发现早诊断可降低癌症死亡率

13.04.2015  11:44

  东方网4月13日消息:昨天,以“抗击癌症,从了解开始”为主题的第21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在沪正式启动。目前,我国肿瘤治疗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并不落后,而患者5年生存率却要落后于发达国家20%,这主要和公众防癌意识薄弱,使癌症早期诊断率偏低有很大关系。专家指出,对于许多肿瘤而言,早期发现是完全有可能的,其关键在于公众的防癌意识需加强。

  在上海,每年每1000个市民中就有4人被新诊断为癌症。其中,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新发恶性肿瘤的17%,发病率为72/10万;大肠癌位居第二,占到13%,发病率为54/10万。

  拿第一杀手的肺癌来举例,低剂量螺旋CT是发现早期肺癌“蛛丝马迹”较为有效的一种检查手段,其早期检出率高达80%。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部长、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教授告诉记者,早期筛查出来的患者中80%-90%可通过微创手术切除治愈,无须进一步放疗和化疗。但是,我国仅有10%的肺癌患者能在早期阶段得到诊断和治疗。有关肺癌筛查最新研究成果报告显示:筛查可使肺癌死亡率降低约20.3%。

  为此,专家建议,市民应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对于早期发现治疗效果显著的肺癌、肝癌、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应予以特别重视。

  据介绍,“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是由中国抗癌协会于1995年倡导发起的一项公益科普活动,在每年的4月15日——21日宣传周期间,各地将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向公众普及防癌、抗癌相关知识。今年将围绕“抗击癌症,从了解开始”这一主题,呼吁全社会通过“了解癌症发生的真相”、“了解癌症预防的途径”、“了解癌症早诊早治的方法”、“了解癌症治疗的进展”等四个方面,提高防癌抗癌意识,增强自我健康的保护能力。同时,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抗癌协会邀请权威专家编写《科普宣传手册》,以问答的方式,系统阐述癌症发生、发展的过程、癌症预防的途径、癌症早诊早治的方法和癌症治疗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