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学院举办“面向未来土木工程的高层论坛”

17.11.2014  18:17

          11月8日到9日,“面向未来土木工程的高层论坛”在土木工程学院举行。美国工程院院士Ross B. Corotis、日本东京大学FUJINO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P D Spanos、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Brian Simpson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中国工程院院士杨永斌、中国工程院院士聂建国出席论坛并作学术报告,讨论土木工程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也为土木工程系科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勾勒了前景。350名国内外专家、校友及师生参加了论坛。

          美国工程院院士Ross.B.Corotis作了题目为“建筑环境中自然灾害的数学分析与公众感受(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Public Perception of Natural Hazard Risk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的报告。在报告中,Corotis教授对现代结构工程面对自然灾害风险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精彩的阐述。
          日本东京大学的藤野阳三教授作了题为“土木工程的地位与下一代土木工程师“(Roles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Civil Engineer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的报告。Fujino教授对下一代结构工程与结构工程师角色定位的精辟分析引人深思。
          美国工程院院士P.D.Spanos作了题为“蒙特卡洛模拟与新型信号分析技术在工程系统极端自然灾害事件评估中的应用(Monte Carlo Simulations and Emerging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for Assessing Effects of Extreme Natural Events on Civil Engineering Systems)”的报告。Spanos教授对如何在工程系统中把握灾害的随机性进行了精准地解读,并为我们带来了新兴的信号处理技术。
          在英文专场的最后,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Brian Simpson的报告主题为:土木工程的未来——地下工程(The Future of Civil Engineering – Below Ground)。报告强调了地下工程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地位,透彻地分析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对结构工程领域发展的有力推进,尤其是由于人口爆炸式增长、快速的城镇化发展及气候变化对结构空间的需求为地下空间理论与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9日上午,钱七虎院士的报告题为“非线性岩石力学(非传统)研究前沿导论”。报告提出了未来的试验研究应当是以非线性岩石力学为物理基础的,岩石和岩体非连续性和块体性的试验研究,未来的岩石工程的将以“更安全”为主要研究方向。
          杨永斌院士展开了以“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新趋势”为题的专题报告。报告指出有好的教学才会有好的研究,此外,杨永斌院士阐述了以提升教学品质为重点的工程教育认证是国际的主流趋势。
          聂建国院士的报告题目是“关于我国土木(结构)工程及其科技工作的一些思考”。报告中,聂建国院士强调了高性能土木(结构)工程的基本原则是“安全、适用、经济、耐久、美观”。聂建国教授同时多次强调,土木工程工作者应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本次论坛是土木系科百年华诞“百年土木、继往开来”的主题下的重要活动,旨在讨论未来数十年国际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方向,结合我国土木工程现状及国家未来发展战略,就土木工程领域未来可能研究热点、人才培养等开展研讨,一方面有助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研究水平步入国际前沿,另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明确学生培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