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2016船舶海洋工程与力学国际暑期学校圆满结束[图]

12.08.2016  20:41

8月7日,上海交大2016船舶海洋工程与力学国际暑期学校在圆满完成各项活动后落下帷幕。本届国际暑期学校由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上海市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与《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编委会共同主办,并得到了上海交大研究生院、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高峰学科和国家深海技术试验大型科学仪器中心的赞助支持,吸引了来自中国、英国、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的23所高校与研究所的322名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报名,参与人数再创新高。

本届国际暑期学校邀请了来自中国、美国、法国、日本、韩国、丹麦和意大利的29名著名专家学者为同学们授课。

这些专家学者是: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Robert F. Beck和Jing Sun,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Ronald W. Yeung,乔治梅森大学教授Chi Yang,新泽西理工学院教授Wooyoung Choi,德州农工大学教授Jun Zhang,法国马赛中央理工学校教授Bernard Molin,英国斯特莱斯克莱德大学教授AtillaIncecik、博士Qing Xiao和Zhiming Yuan,丹麦技术大学教授Harry Bingham,日本横滨国立大学教授Takehiro Higuchi和Tetsuo Okada,韩国首尔国立大学教授Yonghwan Kim以及意大利CNR-INSEAN船舶研究所的Alessandro Iafrati博士,清华大学教授孙超,浙江大学教授白勇,上海大学教授卢东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陆夕云,四川大学教授林鹏智,上海交大教授万德成、乔丕忠、马宁、廖世俊、杨晨俊、时钟、李晔以及特别研究员张新曙、副教授王本龙。他们结合自身的研究领域,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带来了32场精彩的学术讲座,启发参与者深入思考并鼓励相互交流。同学们也精心准备了学术汇报和主题展板,展现了对船舶海洋工程与力学的广泛兴趣和活跃思维。

除了出色的学术讲座,暑期学校还安排了丰富的专业实践。同学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参观了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赵朱木兰博物馆、董浩云博物馆、钱学森图书馆、李政道图书馆、上海交大校史馆和成就展示馆,了解了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发展现状和当今该领域科技工作者所承担的使命。为了让海外学子领略中国文化,还组织参观了上海博物馆、城隍庙、陆家嘴金融中心、新天地等独具特色的上海景点。此外,同学们还参加了游泳、健身等体育活动,切实感受了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园氛围,放松身心的同时也收获了友谊。

8月5日晚,大家欢聚一堂,在木兰船建大楼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结业联欢晚会。同学们抛开了往日的拘谨,纷纷上台展示自己的才艺。留学生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日、韩、泰、英四国语言的歌曲《Let It Go》,国内院校的同学们也表演了精心准备的歌唱、钢琴等节目,在节目间隙,主持人组织观众进行了几轮形式多样的小游戏。晚会期间,台上台下沟通互动,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

本次国际暑期学校为海内外学子提供了一个增长学识、沟通交流、体验文化的独特舞台。两周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中外同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学术及文化方面都有广泛的交流和沟通,全面提高了综合素质。参与者纷纷表示在本次暑期学校期间收益颇多,对各位教授精彩的学术讲座和船舶海洋工程与力学领域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