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际时尚论坛暨环东华时尚周亮点纷呈 社会媒体予以专题报道(图)

29.04.2015  21:31
1、“开幕式”活动专题报道示例:
[中国广播网等]2015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时尚论坛暨环东华时尚周开幕
        2015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时尚论坛暨环东华时尚周今天开幕。作为历届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的品牌项目,今年活动不仅延续了往年集“学术论坛、专业展览、设计大赛、时尚秀场、创意市集”等于一体的优良传统,更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换代,首次登陆亚洲的Fashion  Colloquia(时尚研讨会)、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首个校园开放日、“中国风”时尚设计大展在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的首秀……一系列最in活动连番登场,不仅进一步凸显了活动的学术内涵与社会价值,更传递出东华大学发挥时尚创意研究与特色教育资源优势,服务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及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责任与担当。
        Fashion  Colloquia由四所享誉全球的时尚设计院校——伦敦时尚学院、米兰多莫斯设计学院、法国时尚学院和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发起,通常于纽约、伦敦、巴黎和米兰全球四大时装周期间举办,东华大学将Fashion  Colloquia  首次邀请到上海。届时,东华大学与全球多所时尚设计院校的专家学者,将从“时尚文化”、“时尚教育”、“时尚媒体”三个方面,探讨时尚发展对城市经济及文化教育的影响,为大众奉献一场时尚创意的头脑风暴与知识盛宴。
        去年环东华时尚周期间成立的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4月25日举办SCF合作学院首个校园开放日,公众可以在任何时段参观SCF合作学院2014级学生创意作品展。院方还将以面对面招生答疑的形式为考生及家长解答关于学院招生和录取的各类疑问,并向社会开放教学环境。
        先期在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开幕的“中国梦:花好月圆——当代中国风格时尚设计大展”为本次时尚周做足了预热,将持续至5月30日。此外,创意市集继前几年进驻城市步行街之后,首次来到松江大学城,让时尚创意的教育成果辐射到更多大学生身上。今年,开办十余年来的时尚周舞台上,首次出现了以针织毛衫为主题的专场秀——“千路·东华杯”秋冬学生针织毛衫设计作品发布会。围绕“回归本质”的主题,“鲁泰·东华杯”校园衬衫设计大赛等活动将设计的目光回归到日常生活,选取最普通的衬衫面料让学生设计PK,实现创意人才的自我锻炼与能力提升。
(来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 2015年04月21日 记者:吴善阳 通讯员:向娟 邱登梅)

2、“中国梦:花好月圆——当代中国风格时尚设计大展”活动专题报道示例:
[中国教育新闻网等]东华大学:当代时尚设计大展聚焦“中国风格
        4月16日,“中国梦:花好月圆——当代中国风格时尚设计大展”在东华大学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举行,聚焦“中国风格”,体现时尚性与学术性。


        (注:新民晚报刊发活动新闻图片)
        本次展览由东华大学、中国服装协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和东华大学服装及艺术设计学院承办。活动邀请张肇达、吴海燕、张志峰、薄涛、祁刚、王玉涛、刘薇、梁子、赵卉洲、楚艳等10位当代中国风格时装设计师参加,每位设计师提供8件中国风格主题作品,配合创作视频、设计说明和设计图稿,构成相对完整的从设计思维到作品的中国风格设计展示内容。
        参展时装设计师、东华大学兼职教授张肇达说:“中国风格可以归为五个关键词: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在完满、幸福美好、低调奢华。中国风格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提炼与升华,寻求中国风格一定要在国际化的视野下,如果纯粹的民族化,一定会有很多东西不合时宜。中国风格的元素有很多,有的很常见,传统符号在运用时不能太直接,一定要经过重新处理,符合现代人的需求,表现出中国人的儒雅、内敛、丰富的爱心,或者中国女性的含蓄美。
        2013  年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获得者刘薇表示,中国风格是常谈常新的一个话题,作为现代设计,需要有继承、超越、发展的过程。设计师需要找到一个触发点,结合创意的灵感和现代的理念去传达,挖掘一些元素去感染大众。中国设计需要“去符号化”,不能简单地将中国符号运用在中国设计上。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馆长卞向阳教授提出,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来自中国的文化因子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风格”蔚然成风,吸引了全球的目光,特别是在关乎大众日常生活的时尚领域,中国风格的产品和概念正在成为某种社会价值的体现。
        卞向阳表示,在当代中国,“中国风格”一直备受关注,一方面是因为它意味着旧日的文化传承,即成为大国风范重要象征的中国服饰礼仪制度在文化层面的延续;另一方面,“中国风格”也是经济新常态下,消费大众与产业界对当代时尚的中国式创造的期盼,民众期待的不仅是中国服饰传统的文化延续,更加期盼具有时代精神的中国风格时尚创新,以及这种风格能够在世界范围的流行中赢得彰显民族尊严的话语权。 



        (注:上海教育电视台播放活动新闻视频截图)
        东华大学党委书记朱民表示,当代中国风格时尚设计大展体现了东华大学对中国风格议题研讨的关注,对社会价值取向引领的关切。东华大学重视艺术设计学科建设,将继续支持博物馆举办更多更精彩的活动,集聚社会各方力量弘扬大学先进文化,服务中国纺织产业升级及上海时尚之都的发展。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等 2015年04月17日 记者:董少校 通讯员:徐小雯 邱登梅)

3、“闭幕式”活动专题报道示例:
[人民网等]环东华时尚周落幕  毕业生作品精彩演绎“回归本质”主题
        4月25日晚,2015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时尚论坛暨环东华时尚周在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圆满落下帷幕。2015“雅莹•东华杯”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服装艺术设计系本科毕业生作品决赛,作为时尚周传统压轴活动再度闪亮登场。
        本次毕业生作品大赛以“在云上——回归本质”为主题,东华大学服装设计专业2011级的130多位毕业生用他们的时尚视角装点了90后所认知的“本质世界”。经过初赛,268套设计作品中有半数进入决赛,其中10套作品入围新西兰第27届“世界可穿着艺术设计大赛”,届时将在惠灵顿向世界展示来自中国的东华创意。本次大赛宋晓敏荣获金奖,庄琳琳、陈彦静婷荣获银奖,李文琪、廖畅、李唯佳荣获铜奖,同时还评出了推荐奖及优秀奖若干名。
        其中,金奖获得者宋晓敏同学利用出人意料的结构创新设计,以及具有特殊处理的皮革面料的双面属性,将可爱(PINK)与另类(ROCK)的矛盾与统一淋漓尽致地诠释于金奖作品“粉红摇滚”(PINK  ROCK)中。


        (注:作品  粉红摇滚  设计  宋晓敏)
        今年的“环东华时尚周”历时5天,通过组织举办学术论坛、专题研讨会、创意市集、学生服装设计作品展演及大赛、海派设计师作品发布、艺术创意设计作品展、海派剧场、艺术沙龙等系列活动,校际国际互动,深入探讨时尚流行趋势、设计理念、海派时尚等主题。期间,Fashion  Colloquia第一次在中国上海举办,将全球顶尖时尚教育资源汇聚东华大学,共话时尚产业和时尚教育的发展,多形式多维度搭建时尚创意与设计展示交流和深层融合的舞台。
        本届时尚周期间,东华大学校长蒋昌俊表示,延安路校区是环东华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所在地,这里汇集了学校服装、艺术、管理、时尚、文化等特色学科和教研机构,形成了独特而优越的人文氛围、时尚氛围和国际氛围。在集聚区中,学校承担着出思想、出理念、出人才的重要功能,未来学校将继续加强同长宁区、上海市的合作,把集聚区建设做得更加扎实,同时与企业特别是行业内有竞争力的企业加强协同合作,形成东华特有的核心竞争力。“十三五”期间,学校还将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扩大环东华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的集聚效应,为打造中国时尚之都,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声音、中国品牌,推介中国大师、中国设计做出积极贡献。
(来源:人民网等  2015年4月28日 记者:唐小丽 通讯员:孙庆华 邱登梅)

4、“上海国际时尚研讨会”活动专题报道示例:
[新闻晨报等]全球四大时装周“时尚论坛”首次登陆上海
        昨天,2015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时尚论坛暨环东华时尚周拉开帷幕。今年已是环东华时尚周举行的第14个年头,如今已在原来基础上升级换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常于纽约、伦敦、巴黎和米兰全球四大时装周期间举办的Fashion  Colloquia(时尚研讨会)首次登陆亚洲来到上海。
        Fashion  Colloquia由四所享誉全球的时尚设计院校——伦敦时尚学院、米兰多莫斯设计学院、法国时尚学院和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发起,过去一直在纽约、伦敦、巴黎和米兰全球四大时装周期间举办。东华大学将Fashion  Colloquia  首次邀请到上海。届时,东华大学将协同来自伦敦时装学院、爱丁堡大学、法国时尚学院等全球多所时尚设计院校的专家学者,探讨时尚发展对城市经济及文化教育的影响。
        作为时尚周预热活动,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举办了针对当代中国服装设计师主题性作品的联展,邀请10位最具代表性的当代中国风格时装设计师,每位设计师提供8件作品,展出将持续到5月30日。
        东华大学副校长刘春红介绍,此次环东华时尚周将有8场秀,36场活动,与往届相比此届时尚周在内容上发生了很大变化。
(来源:新闻晨报等 2015年04月22日 记者:申延宾 通讯员:向娟 邱登梅)

5、“《中国近现代海派服装史》首发”活动专题报道示例:
[文汇报等]上海人着装并非只有“老三色


        在1957年的文代会上,白杨、吴茵、宣景琳、上官云珠、于蓝等电影演员仍然敢为人先,时髦装扮。
        《中国近现代海派服装史》新书首发式日前在东华大学举行,这是国内第一部关于中国近现代海派服装历史的著作。
        在近现代中国,上海服装和上海人的衣着装扮全国闻名,在西方也一直有很高的知名度。图书作者、东华大学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馆长卞向阳教授表示,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和当下不少影视剧中的人物服装形象也不一样,即使在建国后30年间,海派服饰时尚也从未断绝,当时上海人的着装并非一片蓝、绿、灰,并非只有中山装和绿军装。他澄清了3个历史上常被误解的上海人穿衣问题。
        上世纪30年代前,旗袍没有“
        “你注意过没有,现在不少以民国初年为时代背景的影视剧里面,女性身着的旗袍都是收腰的。这是一个瑕疵,事实上,当时的旗袍并不收腰,而是在腰部有一定的宽松度,这样女性小腹即使有些赘肉也看不出。直到上世纪30年代,国内裁缝吸收了西式服装做法之后,旗袍才开始有了‘腰’。”卞向阳教授告诉记者,即使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普通市民穿旗袍时,收腰也并不很紧,多年来影视剧里女性时髦性感的收腰装扮和史实并不相符。
        西装流行原因:省钱而非赶时髦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西装最初在上海乃至国内流行开来的原因并不是样式时髦,而主要因为省钱。卞向阳解释:“传统的中式服装相对繁琐,不同季节有不同的着装,里里外外都有讲究;而西装则要简单很多,一套行头可以穿四季,也因此受到了普通民众的欢迎。
        根据对民国初年数百张集体照中的男性着装进行统计分析,在晚清到20世纪20年代,照片中的上海男性穿着西装的比例就已达到了40%以上。卞向阳表示,这说明当时的上海男性已经逐渐接纳了以西装为代表的西方服饰文明,而且穿用西装群体在日益扩大。当时西装不仅在买办、通事、洋行职员、学生等细化群体,以及政界、商界和工业界等上层人士中出现,很多中产阶级、部分平民阶级也开始穿用西装。等到上世纪40年代时,集体照中的上海男性穿着西装比例更是达到了50%。
        全民“老三色”文革之后才出现
        解放之后,改革开放之前,包括上海在内的国内百姓着装总是一片蓝、绿、灰“老三色”?总是中山装、青年装、军便装“老三样”?并非如此,直到1957年反右运动前,上海普通民众的着装都是相当多样化的,西装、旗袍如同解放前一样常见;一直到文革开始“破四旧”之前,不差钱的“老克勒”们仍然维持着此前的生活水准和着装习惯。
        1956年时,全国范围内还曾推广“人人都穿花衣裳”的改进服装运动。在当年的一期《新民晚报》上,就有这样一篇新闻:《女学生不该穿花衣裳?》,里面有这样几句话:“美好的生活毕竟要求我们改变一下我们的服装。我们是生活在新中国的女学生,幸福生活并不是指表现在节日里,平时也应该在节约的原则下注意一下自己的服装。我们应该在服装上与男子有别。
        卞向阳说,影视剧里出现的全民“老三色”、“老三样”着装景象,一直到文革之后才出现。即使在文革期间,上海人的着装也有不少讲究、别致的地方:虽然衣服都一样,但不少人会翻着衣领;手织毛衣讲究毛线花样,普通市民争相创新并相互学习,“你可能想不到,当时上海就属上海体院的造反派最时髦,他们身着蓝色运动服,脚蹬白球鞋,跨一辆永久牌二八大杠,被当时的年轻人争相模仿”。
        卞向阳认为,海派服饰时尚是一个现代意义的“市民群体”驱动的全民“运动”,所有上海人都没有幸免的可能,“你主观上想远离这场稀缺性竞赛,甚至闭上眼睛排斥时尚,但是正因为你的装扮不时尚,也会让你的与众不同成为另外一种稀缺,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模仿,继而成为一种新时尚。于是你因为‘被时尚’,而成为了一场新的稀缺性竞赛的运动员”。
(来源:文汇报等 2015年04月18日  记者:李征  通讯员:徐小雯  邱登梅)

6、“国际纺织服装研究出版论坛”活动专题报道示例:
[解放日报等]“丝路服饰文化”图书出版
        根据“一带一路”主题、包括2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在内的“丝路服饰文化交流研究”系列图书,昨天在沪发布首批百余种书籍。其中,由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东华大学兼职教授赵丰主编的多卷本《敦煌丝绸艺术全集》,与中外多家博物馆合作,第一次系统全面地整理和研究莫高窟出土的历代纺织艺术品,填补了敦煌学在丝绸方面的研究空白。据悉,这一主题系列计划在未来几年刊行1000种左右的图书。
        目前,仅《敦煌丝绸艺术全集(法藏卷)》一册,就收录了集美博物馆的179件和法国国家图书馆的39件敦煌纺织品文物,现由东华大学出版社分别以中、法、英3种语言出版。
        另一个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多卷本《中国北方古代少数民族服饰研究》,由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染织服饰专业委员会主任、东华大学教授包铭新主编,对匈奴、鲜卑、回鹘、契丹、吐蕃、党项、女真和蒙古族服饰进行了深入研究及系统叙述。 
(来源:解放日报等  2015年04月23日    记者:徐瑞哲 通讯员:陈前 邱登梅)

7、“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开放日”活动专题报道示例:
[中国新闻网等]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如何培养时尚创意领军人才?
        集结中外最顶尖艺术设计学科优势的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SCF)已成立大半年,学院有何妙招?学生评价如何?25日,记者走进SCF首个校园开放日现场一探究竟。
        走进教学区的教室里,除了前方一块大黑板外,两边墙上布满了白板,学生可以随时写下自己的想法,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来一场头脑风暴。
        记者发现,很多教室都采用工作室式布局,并且随时可以按照需要重新布置;资源中心还提供学术咨询的特定空间,学生可以预约与同样名校毕业的助教们进行一对一的学术辅导;为呼应“缺少材料创新的服装设计都是形式主义”的专业理念,SCF时尚材料库可以让学生们在设计整个学习中随时感知到材料……SCF似乎有不少匠心独运的设计理念和细节。
        “课程信息大压力大,但含金量大”,拿到了两万元入学奖学金的彭慧琳的体会是,课程不是传统专业教学中先从学习专业方法论和软件操作开始,而是直接切入项目运作流程,“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要求学生能全面、快速提升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T台设计》课程是彭慧琳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的第一个PROJECT,爱丁堡大学室内建筑设计系教师Rachel带来了国际时尚讯息及完全不同的英国教学方式。课程期间,Rachel安排学生要每一周都要有一次汇报,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本身的整体设计思维方式,同时还提高了他们的英文的表达能力。
        与国际接轨的项目制教学方式如今已在彭慧琳身上初见成效,她与张子浓的合作项目“海派文化创意包装”,日前成功申报上海市级创业训练项目,并将在6月正式启动。
        项目为有上海文化特色的独立店面(如传统小吃、纪念品、独立服装店)设计美观实用、有海派文化特色的包装,提升用户好在促进海派消费市场发展的同时,宣传和传承海派文化。
        东华大学副校长刘春红表示,2014年成立的SCF是东华大学办学体制机制改革的“特区”,其以构建一流的教育体系,聘请一流的师资,建成一流的学科,培养真正一流的国际化人才为办学目标,已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伦敦时尚学院、美国纽约时装技术学院等多家时尚教育顶级院校达成合作意向。已经招生的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设计专业就是由东华大学与拥有欧洲大学首屈一指创意学科的英国爱丁堡大学合作开设。
        曾任芬兰阿尔托大学艺术学院教院长、现任SCF学术副院长的海伦娜•许沃宁教授指出,SCF专注于培养的不仅仅是国际时尚行业的“Designer”,而是“Leader”,SCF让学生在校企合作搭建的实战演练平台上,将掌握的创意设计知识及时转化为创新应用能力。
        SCF副院长李峻则介绍称,按照教学计划,SCF的学生全部都有各类到国外其他名校进行交流学习的机会。此外,由时尚产业界社会知名人士和企业家组成的创新顾问委员会,将协助学院在海内外筹集办学资金,为未来学生进入世界名企就业提供更多机会。 



        (注:上海电视台活动新闻视频截图)     


        (注:上海教育电视台活动微信截图)
        “SCF培养的不仅是时尚创意领域的设计师,更是有社会责任感,能够传承民族文化,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刘春红强调说。
(来源:中国新闻网等 2015年04月25日 记者:许婧 通讯员:段然 邱登梅)

8、“时尚传媒高峰论坛”活动专题报道示例:
[新华网等]2015时尚传播高峰论坛在东华大学举行
        2015“传动时尚魅力上海”——时尚传媒高峰论坛25日在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顺利举行。政府、学术界、传媒界、时尚与艺术界和企业人士聚集一堂碰撞思想火花,聚集时尚智慧。
        2014年5月,上海市教委开展了“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建设”工作。经过申报与答辩,东华大学以时尚传播为特色的应用型、复合型卓越传播人才培养基地成功入选。以时尚传播为特色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改革与模式创新还获得了“全国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创新项目奖”。
        据了解,本次时尚传媒高峰论坛,是“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暨环东华时尚周”的36个活动之一。今年是第21届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时尚论坛,以及第14届环东华时尚周。在这系列活动中,东华大学举办了包括论坛、11场“”、8个静态展、“中国风格设计大师展”以及创意集市等丰富多彩的子活动。
(来源:新华网等 2015年04月27日 记者:潘旭 通讯员:陈前 邱登梅)

9、“创意市集”活动专题报道示例:
[青年报等]创意市集首次“落户”松江大学城 


        匠心独具的手工包包、精致巧妙的手绘T恤、琳琅满目的手作摆件……每一样都仿佛在召唤着你“买买买”!第七届东华大学创意市集近日在延安路校区北区中心花园及松江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启幕,这也是创意市集第一次“落户”松江校区。强烈的视觉冲击、散发出奇思妙想或是标榜着青春记忆的物品,引来众多师生及周边居民驻足选购,大家纷纷为校园版创意作品点赞。
        “跳蚤市场”展现艺术解读
        创意市集起源于国外的街头,以“跳蚤市场”的形式展现着艺术家对艺术的解读,如今已逐渐发展成为城市艺术魅力的一部分。在本届东华大学创意市集的现场,“萌萌哒”毛毡帽很是惹眼,它们的设计者仰同学是服装学院研一学生。
        在谈到参加创意市集的感受时,小仰说:“我们不但和顾客交流,也会到各个摊位去"串门儿",了解摊主的创作思路。每个人都各有所长,多互动多合作,肯定能碰撞出一些新的思维火花,对下一步创作有所启发和促进,也希望从这种良性的互动中获得更多体验和快乐。”
        设计师们在市集上互动交流和学习,学习别人的长处、审视自己的缺点,学生与学生间、学生与老师间交流着创意作品和创作感受,校园里充满浓厚的艺术气息和时尚氛围。这里已不仅是一个自由销售的集市,更是设计者沟通交流的平台,它所满足的是校园原创设计师们对一个开放、多元创作生态的渴望。
        机械学院周同学今年第一次参加创意市集,首次走进松江校区的创意市集给大家带来了很大震撼,也让她有机会在市集结束后直接和创意摊主接洽交流。对松江校区的同学们来说,这是一次对艺术和创意的全新过程体验。
        “新老面孔”创客队伍壮大
        今年的创意市集,不仅有仰睿、周佳运这些“新人”,也不乏一些“老面孔”的积极参与。
        在2014年的创意市集上,环境艺术设计2011级学生小韩展示了自己的原创T恤,将图案绘制在T恤上,个性的定制有别于工厂的批量生产,别有一番趣味,精致的图案设计引起关注。今年,他以“壹伍”为主题的作品再度霸气登场,灵感来源于对生活中转瞬即逝画面的捕捉,主要印花均来自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植物,通过设计以不同形式、不同视角呈现,有的是朴素的植物轮廓线描,有的是热烈的细胞之间的碰撞,想要传达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只要善于观察,身边即美景。
        服装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王同学虽说第一次带着创意赶集,但丝毫不怯场,她将平时的兴趣爱好与专业融合在一起,动手制作了多种黏土作品,创作出各式各样的造型,受到很多师生青睐。她创作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一段创意的旅行,或熟悉或陌生,或律动或静止,层层剥开,用心演绎,游走在大众内心深处,融入简约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期望通过作品唤起人们对自然、纯朴和童真的回归。
        为校园设计师“秀创意
        服装设计专业大二学生小高,去年参加创意市集的作品《》(一衣多穿作品)受到好评。今年在现场,记者注意到,她是一个人“”在箱子里收集大家的手作画,然后将收集来的创意进行加工,或是印花或是制作成配饰,最终结合自己的专业,设计制作成成衣。这种看似“行为艺术”的创意方式让她感受良多:“在我收集创意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人羞于展现自己的创作能力,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是想法的创造者和传递者。
        东华大学团委书记张晓冬表示,作为本届创意市集主办方,学校团委积极为校园原创设计师搭建“秀创意”、“聊成果”、“谈转化”的交流合作平台,这次将市集办到松江校区来,就是想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更广阔的舞台,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热情,为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埋单”。
        据悉,本届创意市集除“东华创意”外,还吸引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江南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等6所兄弟院校约40余名设计师、20多个设计团队携近3000件创意作品参加,现场进行作品营销、创意定制和体验等。



        (注:上海热线刊发活动新闻图片)
        (来源:青年报等  2015年4月29日  记者:刘昕璐  通讯员:何路  李盈颉  邱登梅)

        更多媒体报道请见“媒体东华”栏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新华社、上海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星尚频道、上海外语频道、新民晚报、东方早报、青年报、扬子晚报等媒体记者现场采访报道。环球网、网易、新浪、凤凰网、中国上海网等予以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