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下属企业成功承办第34届ISO国际工具五金标准化年会

30.06.2017  17:54

      6月27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29/SC10第34届年会暨“工具五金标准化现状和发展国际论坛”在沪开幕,本届年会由全国工具五金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和我校下属企业上海市工具工业研究所共同承办。
      开幕式上,学校向本届年会的召开发出贺信。贺信指出:第34届ISO国际工具五金标准化年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工具行业在标准制定、科技研发、平台建设上与国际接轨,是行业企业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多年来,上海理工大学依托学科专业特色,积极支持下属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在新的历史阶段,上海市工具工业研究所要抢抓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专业优势,加强国际交流和行业协作,为我国工具行业的建设发展做出新贡献。
      6月28日下午,作为本届年会重要内容之一的“工具五金标准化现状和发展国际论坛”顺利召开。ISO/TC29/SC10第34届年会的各国标准化专家、中国工具五金行业协会领导、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各宣传媒体约170余人出席了此次论坛,论坛还邀请了中国轻工联合会、中国五金交电化工商业协会、全国工商联五金商会等工具五金行业协会的领导莅临指导。此次论坛由德国、美国、英国和中国(含中国台湾地区)共7名专家同台发表专题演讲。演讲的主题内容涉及ISO标准化进程、美国标准化的介绍、ISO标准化工作组的工作程序和经验以及中国企业标准的建设、标准化在新产品创新中的作用、手工具与紧固件产品的关系、棘轮扳手的标准化等7个工具五金标准化建设中的重要课题。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有助于ISO国际工具五金与中国工具五金技术专家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也为中国工具五金标准化水平的全面提升提供一个良好的机遇和平台。
      年会期间,全国工具五金标准化中心与上海市工具工业研究所还将组织出席会议的各位中外工具五金标准化专家,参观有中国工具五金企业基地之一美称的张家港地区的中国工具五金制造骨干企业——江苏宏宝工具有限公司、张家港天达工具有限公司和江苏金鹿集团有限公司。此次ISO国际专家参观工具五金骨干企业,近距离了解中国工具五金企业的发展现状,有助于提升中国制造的影响力,从而带动中国工具五金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
      上海工具行业协会会长徐东海表示: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具五金制造大国,目前全世界工具五金产品的70%以上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产品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且骨干企业的产品已全面地进入了美国、欧盟的市场。工具五金的标准化建设亦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技术要求已与ISO国际标准基本一致。经过30余年的不断努力,中国已经建立了一整套日趋完善的标准化体系。截止2016年12月我国工具五金的国家标准为33项,行业标准为143项,涵盖了工具五金所有的大类产品。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NP21982文件,由中国、德国、美国、英国等5个国家的15名专家组成了ISO《棘轮扳手》WG10 标准工作组。同时,由全国工具五金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SAC/TC174/SC2)主持起草ISO《棘轮扳手》国际标准,这是首次由中国专家主持起草的工具五金行业ISO国际标准,会起到有效地培养和锻炼ISO国际标准化人才和队伍,从而大大地提高中国在ISO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作用。由此,全国工具五金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将在ISO标准化的各个产品领域派遣中国的技术专家,全面地参与ISO工具五金的标准化建设。“我们有责任亦有信心,作为ISO/TC29/SC10第34届年会东道主将竭尽全力,承办一届具有中国特色的,圆满成功的ISO国际标准会议。”
      上海市工具工业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是国家轻工业系统中为数不多的国有独资和能对外行使技术研发、咨询和服务职能,具有独立社会法人地位的科研(服务)机构,承担和行使着行业发展、标准制定、产品检测等国家指定的重要职能。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型的战略调整,经国资委批准,上海市工具工业研究所于2011年划归上海理工大学,成上海理工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下属全资企业。近年来,在学校的关心和支持下,研究所充分结合并有效利用学校优势学科资源,不断发展壮大,建成了集工具五金标准化制定、工具五金情报信息发布、轻工业工具五金质量监督检测、产品试验装备研发、产品销售和质量技术人才培训六位一体的工具五金行业服务体系,成为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和上海工具行业协会工具会长单位。
      本届年会是第一次在中国举办的工具五金行业国际标准化会议,会议的成功举办将大大促进中国工具五金行业标准化的进程,对我国工具五金行业的标准化建设、提升产品质量与竞争力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本届年会的承办单位,上海市工具工业研究所也将在进一步扩大国内外行业影响力和品牌竞争力中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契机。

 

合影留念

 

                                                                                        供稿:产业处

编辑:新闻中心 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