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产能合作”对接欧洲 将实现“三赢”

07.07.2015  10:21

    李克强此次访欧,除了签署贸易协议外,全程重点推介国际产能合作,得到多方积极响应。按李克强的话说,“国际产能合作将实现‘三赢"。

    有诚意,也有实力。经过数十年发展,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以及产业链条上的地位已今非昔比: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商品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三大对外投资国,并已经成为将近130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

    6月29日至7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第九次访问欧洲。与前八次相比,此次最明显的特征是对“国际产能合作”、尤其是“三方合作”的大力推动。除了将中欧领导人会晤的主要议题定为“国际产能合作”计划与容克计划对接外,在比利时、法国、世界经合组织,李克强也多次解释、倡议“国际产能合作”。

    当记者问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经济室主任陈新,此次李克强访欧最大特点是什么时,他笑着说,“国际产能合作”,“以前,领导人出访欧洲,会关注订单,关注技术合作,这次直接上升为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国际产能合作’将带动全球产业链的调整,一方面是加强中欧之间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是共同与第三方合作。

    那么问题来了,国际产能合作的内涵是什么?在实际操作中,还有哪些环节需要高层进一步推动的?企业应该从哪个角度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