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科研团队研发新技术,比传统造影诊断精度高33.1%

24.11.2017  18:20

据统计,我国现有冠心病患者约1100万人,介入手术治疗患者数量每年增长大于10%。近年基于压力导丝的测量血流功能学(血流储备分数,FFR)方法逐渐进入临床应用,成为冠心病患者获得精准诊断的有效方法。但这种检查手术复杂且时间长,所需手术耗材价格昂贵,还会产生副作用,因此临床应用非常受限。    

记者昨日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上海交大陈亚珠院士团队特别研究员涂圣贤博士成功研发定量血流分数(QFR)技术,无需手术耗材与微循环扩张药,患者仅需接受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就能获得精准冠脉功能评估,比传统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精度提高33.1%。这项技术最新临床认证研究成果近日在全球介入心脏病学顶级学术会议上首次发布,并同步发表在心血管介入治疗权威期刊《美国心脏病学会官方期刊》(JACC)。 “血管形态学上的狭窄并不能直接反映功能上的缺血,因此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估是冠心病规范化治疗的必要手段。”涂圣贤说。涂圣贤团队研发的技术通过常规术中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获得血管造影数据,再通过三维重建和血流动力学分析,使血管有多窄、如何窄、供血能力如何等问题一目了然。通过对5家医院308例患者332条病变血管进行的研究显示,对比传统仅通过冠脉造影影像学观察结构,这一技术的诊断准确度达到92.7%;且计算过程从数据传输到分析完成所需的平均时间为4.36分钟,能够实现导管手术室的术中在线实时评估与诊断。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等合作将这项成果应用到临床,已真正在手术室里完成实时评估。在上海交大双创平台的扶持下,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疗仪器研究所与博动医学影像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合作,对这项技术进行革新与临床转化。目前该技术已通过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同时已正式获得欧盟CE认证,在欧洲进入临床应用。 这项成果的应用意味着中国原创定量血流分数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望实现国产医疗器械的“弯道超车”,为冠心病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无创冠脉功能诊断工具。    

来源:新民晚报 2017.11.23    

原文: 4.36分钟无创“算出”冠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