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上海交大团队发现肠道菌群是遗传性肥胖重要原因[图]

26.07.2015  20:05

想减肥,靠吃药、打针、手术?不!一名体重56公斤的6岁遗传性肥胖患儿,采用了沪粤鄂三地联合研制的食疗新方案治疗12周,体重已恢复到30公斤。前天,上海交大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赵立平为首的团队公布最新成果:肠道菌群比例失调是遗传性肥胖的一大推手,可通过食用富含复杂碳水化合物的粗粮,控制食欲和体重。日前,《细胞》和《柳叶刀》 联合支持的国际学刊 《E-生物医学》在线发表了相关论文。    

据介绍,人体肠道内只有10%是人体细胞,90%都是细菌细胞,人体摄入食物的相当部分营养了这些细菌。赵教授团队发现,薏苡仁等13种五谷杂粮均含有复杂碳水化合物,它们进入人体后不易被人体吸收,而是成为了肠道菌群的好营养。白米饭这样的精制碳水化合物则是“喂肥肉”的。据此研究,遗传性肥胖患儿在接受以全粮、中医药食同源食品和益生元为核心的膳食干预后,饥饿感明显缓解,一些患儿的暴食症得到较好控制,血糖、血脂等指标也显著改善。    

在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联合研究中,17名遗传性肥胖患儿和21名单纯性肥胖儿童接受了临床实验。单纯性肥胖儿童在4周干预后,体重平均下降9.5%; 遗传性肥胖患儿在12周干预后,体重平均下降18.3%。赵立平说,目前对于遗传性肥胖只能进行缓解,尚不能根除。    

来源:《解放日报》 2015.07.24   第10版 科教卫体    

原文: 上海交大赵立平团队发现肠道菌群是遗传性肥胖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