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回应延迟退休四问 部分群体先开始延退

23.07.2016  20:05

  中新网北京7月23日电 (记者 李金磊)如何延迟退休?哪个群体先开始?是否影响青年就业?会不会降低养老金待遇?人社部22日在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回应了有关延迟退休的四大热点问题: 每年只延迟几个月;退休年龄相对偏低的群体先开始;延迟退休对就业影响有限;延迟退休并不会减少个人养老金的待遇。此外,人社部还透露社保降费、最低工资 调整的进展情况。

   如何延迟退休?

  ——每年只延迟几个月

  “2015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2亿人,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6.1%,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程度还在持续 加剧。”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在这种大背景下,怎么样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怎么样来保证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向前推进,正是基于这样的考 虑,研究提出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那么,未来将如何进行延迟退休?李忠透露,小步慢提,逐步到位。坚持每年只延迟几个月,经过相当长一个时间逐步达到目标年龄。

   谁先开始延退?

  ——退休年龄相对偏低的群体

  由于现行退休年龄并不统一,延迟退休面临着谁先谁后的问题。李忠指出,要区分对待,分步实施。不是对所有社会群体同时实行延迟退休,会选择现在退休年龄相对偏低的群体,从这部分群体开始逐步实施。

  按照目前的规定,法定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职工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对于从事井下、高温等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职工,规定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满55周岁,女职工年满45周岁。

  在外界看来,这意味着,退休年龄相对偏低的女职工、女干部可能将首先开始实行延迟退休。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此前对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表示,从女干部起步,女干部肯定没意见,身体也能承受得起,社会上也不反对,应该说这是最好的选择,更能够取得共识,遭到的阻力也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