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马路,旧上海的“浮世绘”

26.05.2016  12:29


福州路 (租界时期英文名为FoochowRoad),原来叫“布道街”,因为上海开埠的时候,英国伦敦布道会传教士麦都思在此传教。


大马路过去是二马路,二马路过去是三马路”,这段唱取自姚慕双、周柏春两位滑稽大师的独角戏,现在很多年轻人不仅没有听过,可能连里面的“大马路”、“二马路”到底指的是哪条路都不清楚。


换种简单的说法来解释。以南京路为起始点向南推,和它平行的马路依次为:大马路即南京路,二马路即九江路,三马路即汉口路,四马路——则是福州路了,今天要说的就是这条“四马路”。



旧上海“浮世绘

若时光倒流至上世纪初(1903年上海开埠60周年),最大商业街并不是南京路,当推福州路。福州路曾保留相当多的中国传统生活方式,故称租界内的华界。


清末福州路。茶馆、书局、绸缎庄等等遍布街头。


清末,任凭偌大的中国江河日下,清王朝大厦将倾,这里却依然歌舞升平、声色犬马。这条马路上,妓女、戏子、官员、商人和文人都有其位置,三教九流混杂其中,醉生梦死,为旧上海“浮世绘”写真。


四马路本是吃喝玩乐的地方,但却又有不少文化人在这种松弛放荡的氛围下做着中规中矩的正经事:编书、出版、演讲、办学会、开书局等。


1932年福州路,左侧泰东图书局。这家书局曾与郭沫若、创造社有一段文缘。



传播重镇“文化街

四马路周边是知识分子云集地方,从清末传教士办的墨海书局、格致公学,到《申报》、《新闻报》、《时报》等影响巨大的传播媒介,以及执全国出版界之牛耳的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这里几乎成了全国文化传播中心。


当年上海滩的报馆街即望平街,指的是如今山东中路从福州路到南京东路的一段,全长不足200米,但在当年的上海滩却堪称中国现代报业的重镇,数十家报馆的报纸均集中于此出版。


辛亥革命时期的申报馆门前


1872年,英人美查在汉口路望平街转角设馆创办《申报》(今汉口路309号)。申报馆大楼建成于1918年10月,是史量才不惜巨资建造的报业大楼,它不仅引来各国报人的羡慕,也吸引过世界大师的眼光。


申报馆内景


申报馆营业部


与毗邻的广东路相比,福州路更有文化气息,且呈现出中西混合之特色。每天黎明和午后两点左右,报贩子便在这里云集,人声鼎沸。


下面这幅图是福州路近山东中路段街景,在福州路由东向西拍摄。道路右侧宝塔形建筑(山东中路口)为时报馆原址,还有一家大观园番菜馆,阿拉下头会说。


福州路中路段街景,宝塔形建筑即时报馆原址


狄葆贤于1921年建造报馆新楼,东南转角处矗立中国传统风格的八角形塔楼,飞檐翘角葫芦顶,但门洞为欧式拱券装饰。塔身周围挑出阳台,供游人登高赏景。


时报馆新楼


印刷报纸的工人


再说说山东路与河南路之间段的新闻报馆。《新闻报》创刊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初期由中外商人合资兴办,报纸标榜“无党无偏”、“经济独立”。1949年5月上海解放,该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报纸停刊。


新闻报馆旧楼

新闻报馆新楼


新闻报》创办人叫福开森,武康路旧称就是为褒奖此公而得名。此报后在上海复刊,由解放日报主管。现为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新闻晨报》、《新闻午报》、《新闻晚报》。但物是人非,只是沿用旧报名而已。


商务印书馆总发行部夜景


位于河南路福州路口的商务印书馆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机构,由原美北长老会美华书馆工人夏瑞芳、鲍咸恩、鲍咸昌、高凤池四人,得到美籍牧师费启鸿的帮助,于1897年2月11日始创于上海,初期因以出版商业簿记为主,故得名商务。


中华书局毗邻商务印书馆,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等筹资创办于上海。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也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等。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书局及印刷厂被日军查封。次年迁重庆。1946年迁回上海。1954年迁北京。


中华书局



雅俗共赏“娱乐街

商北客尽停车,不羡陶朱只羡花。箫管笙歌终夜闹,如何不听市声哗。”像许多城市一样,上海在外滩、南京路、江西路等金融商务区背后,有着与之相应的福州路休闲娱乐区。竞争搏斗之后,需要的是轻松欢愉的饮食男女。


上头提到一家番菜馆,要说在上世纪20至40年代上海番菜馆中,尤以一品香(西藏中路270号近和平电影院)、晋隆(南京路西藏路口)和大西洋(福州路710号近云南路口)三家最为有名。


1917年开张的一品香菜馆。一品香不仅是最早开张规模最大的一家番菜馆,也是当时一家挺有名的旅馆。如下图,番菜馆就附设在旅馆底层。


一品香菜馆


一品香和当年的“红灯区”相邻,所以妓女和狎客也都是这儿的常客。至于晋隆,这家番菜馆的菜肴在用料精细和烹饪火候上都要比另外两家略胜一筹。大西洋曾改成过印度咖喱饭店,后来又改成回族清真饭店。


众所周知的百年老店杏花楼,它的前身是开设在虹口老大桥的“生昌号番菜馆”(又名:探花楼),经营面包番菜。在光绪九年(1883年)时迁至福州路近山西路口,并更名为杏花楼,经营西式菜肴和茶食。


满足了口腹之欲通常就得找些乐子。天蟾舞台位于福州路云南路转角,坐西南朝东北,有“远东第一大剧场”之誉。1925年由三元公司投资兴建,次年开业,时名大新舞台。1928年扩大舞台,改名上海舞台并附设影戏部放映日场电影。1930年再改名天声舞台。


左为天蟾舞台,右为名伶李少堂(1898)


同年开设在现南京路浙江路角的“老天蟾”因永安公司房屋翻建,将班底及招牌迁此,遂改称天蟾舞台。当年“老天蟾” 动迁,老板顾竹轩与租界当局洋人打官司请求赔偿,官司一直打到英国法庭,最后以顾胜诉告终。1966年改名劳动剧场。


1977年以来,一度成为沪剧主要演出场所。“天蟾”取神话月精蟾蜍折食月中桂枝的典故,蕴含有压倒丹桂第一台(当时福州路上另一家知名舞台)的意思。得名以来,南北名伶巨匠对此舞台情有独钟,历代菊坛大师竞相粉墨登场于此,以至梨园有“不进天蟾不成名”之说。今改称天蟾逸夫舞台。


如今的天蟾逸夫舞台


现福州路上外文书店所在之处曾是“青莲阁”。当年虽算不上最佳茶座,但因其地处四马路中段,加之其他条件和机缘,使其成为旧上海茶楼中的佼佼者。而“青莲”二字,取自诗仙李白之雅号。


当年茶楼的摆设和家具十分气派,大理石面的茶桌和古色古香的红木椅子,映衬出店堂雍贵氛围。青莲阁茗料丰备,可供茶客任意选择,生意当然也就非同一般。茶楼后来年久失修,成了危房。


青莲阁


再之后,青莲阁已从早期的茶楼蜕变成兜揽狎妓的声色场所,茶楼盛况杳然无存。既然提了,那接下来就说说四马路的风月场。



风月烟花“红灯区

四马路的西段,与前文“先进文化”相毗邻的,却是妓女云集、莺歌艳影的风月场所聚集地。东段福州路叫“文化街”,西段改叫“妓女窟”——乃是“文人卖文,妓女卖身”。


这张照片可谓四马路一景,既有卖文房四宝的招牌,亦有背着妓女出局的龟奴。


四马路红灯区的兴起一直可以追溯到太平天国运动。1861年,太平军占领江南一带,实行禁娼。宁、扬、苏等地的妓女便随着逃难大军来到上海,四马路的红粉业从此开始异军突起。


旧时妓女被分为四种:“书寓”、“长三”、“幺二”和“野鸡”。“书寓”是堂子中的最高等级,其房舍上乘,房内设施高雅,也有称为“先生”的。除年轻貌美外,琴棋书画也是样样精通。


晚清上海妓女


但是,“书寓”的女先生如果没有遇到赎身的,境遇就会比较惨,沦为“长三”还算好些,有些被抛弃的,最后只落得个“野鸡”。


话说你们知道现来福士所处之地在当年是什么嘛?20世纪初,这里是28幢均开设妓院的“会乐里”。会乐里建于十九世纪末,1904年,浙江南浔的富商刘景德收购了“会金里”,将其改名“会乐里”(老);随后,又出资重建石库门建筑的福州路726弄,名为“新会乐里”。


会乐里


福州路当年也是寸土寸金之地,有能力聚集于此地的,正是那些不惮租金的高级妓女。



雅俗共赏的四马路

要说四马路的历史,其实并不是这一篇文章三两句能说完的。四马路的繁荣带动了周边马路街市的兴旺,附近的马路兴起了与之配套的商业:化妆品、戏袍、绸布、女鞋等等……



旧上海曾是中国新文化中心,福州路是文化旋流中的涡眼。如此,当年的四马路也就成了中国近代文化的缩影。清末的“谴责小说”和民国初年的“鸳鸯蝴蝶派”,大多以福州路本身的生活方式作背景。这条在不同人们口中被称为“文化街”、“娱乐街”、“美食街”亦或是“红灯区”的四马路始终洋溢着上海滩特有的生活气息,在后世口中被啧啧称奇。


部分图片来自食砚无田的博客





您也可以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看看新闻APP,查阅看懂上海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