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客店不卖实物消费者不踏实 客流稀少盈利堪忧

09.10.2014  13:00

  10月9日消息:嘿客从今年五月开店起,便刮起一股社区风暴。截至目前,上海已有超过130家门店,而顺丰的目标是年底前拥有274家嘿客便利店。按照计划,顺丰今年要在全国开足4000家。而随着其在各大城市不断铺设店面,外界对于嘿客的争议也是颇多,其中不乏质疑声。“客流稀少,盈利堪忧”成为最多的评价语。

   便利店里不卖实物

  10月4日早上8点,在便利店消费的早高峰时间,记者来到位于浦东上南路的嘿客便利店。据该店店员介绍,这家店刚刚开业一个多月。

  浦东上南路嘿客便利店面积在30平方米左右,远远看来与一般的便利店无异,然而一迈进店内,你会发现,嘿客的布局让人摸不着头脑。记者看到,这家店里并没有实体商品,店内四周张贴着近百件商品的图片、标价和简介。店中央则是一个方形服务台,摆放着1台大屏幕平板电脑用作顾客选购商品和下单。

  “我们店内基本不卖实物商品。”店员告诉记者,顾客进嘿客购物,可以通过平板电脑在顺丰优选的网站上选购商品,支付成功后,商品会通过顺丰快递送到顾客指定的地址或存放在嘿客门店,让顾客自提。

  据悉,嘿客将在本月下旬左右推出嘿客官网。区别于顺丰优选的自营模式,嘿客将作为一个平台,吸引各类商家的入驻。这样一来,在嘿客店里消费的顾客能同时浏览两个网站,也将会有更多的选择。

   一小时内零消费

  “嘿客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到便利店买东西,图的就是方便,拿起来付完钱就走,没想到在这里还要网上下单,隔天到货,不能随到随买。”对于嘿客这家在申城各大社区频开新店的新兴便利店,习惯了享受便利店方便的消费者感到并不适应。

  在记者实地探访浦东上南路嘿客店的一小时内,嘿客却只来了七八位顾客。陆陆续续有几位年轻的顾客前来询问小米4手机的价格,也有一些顾客踱步进来只是好奇地翻看几眼宣传板,然后就离开了,真正进来消费的顾客一个也没有。

  随后,记者前往位于杨南路上的嘿客店里,店内的顾客也不多,只有几位中年女士正在网上购买牛肉。“听朋友介绍的,这家的牛腱要比菜市场便宜10来块。以前也买过,我觉得质量很好,今天已经是第三次来买了。”记者在顺丰优选的官网上看到,各类产品的价格和淘宝等电商的差异不大,比实体店却要便宜不少。“在我们的嘿客店里购物还可以享受满200减20的优惠,寄快递的话单件可以减免2元。”店员向记者介绍说。

  昨天晚高峰时段,记者再次来到靠近昌里小区的嘿客昌里东路店,从六点二十分起的近半个小时里,嘿客店里依旧乏人问津。不过,店员向记者介绍说,店里的一些水果和生鲜卖得不错。“新鲜牛肉和进口蜜柚都是阿姨们很喜欢的东西,最近卖得很好。”她一边说着一边用平板电脑向记者展示产品,“他们有的不会网购,就来这里直接付现金或者拉卡,一般第二天就能拿到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