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学院学生党总支“酷学、多维、对话”学生论坛第三期 多维视角下对“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再思考
4月20日,哲学学院学生党总支主办的“酷学、多维、对话”学生论坛第三期在光华楼西主楼2401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围绕“‘一带一路’、亚投行对中国发展的意义”这一主题展开,分别邀请了来自哲学学院、国务学院的四位嘉宾从哲学、历史、政治学等多学科视角展开解读与对话。哲学学院分党委副书记盛情老师向参加论坛的师生介绍了哲学学院学生论坛的举办初衷和推进情况。
我校博士生讲师团讲师、哲学学院张晓兰博士从宏观的角度,对一“带”和一“路”分别做了详细的介绍,指出“经济带”概念不同于传统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是更加开放、灵活的合作发展理念和模式,是一种复合的、共赢的开放合作,各国可以充分发挥其地缘优势,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互惠互利,合作共赢。而一“路”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复兴、传承和发展,也是对“和平、合作、和谐”理念的继承和再发展。她从五个方面分析了“一带一路”对我们生活可能带来的影响,包括交通更加便利,形成发达交通网;旅游更加方便,2015举办丝绸之路旅游年;购物更加容易,包括自贸区、跨境电商的发展、海淘更加普遍;教育更加发展,整合现有资源,促进科技人员交流、合作办学等;文化更加融合,沿线国家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和图书展等,这些都将为沿线人民带来可喜的变化。
哲学学院国学专业本科生陈瀚霖主要从历史和地缘政治的角度切入,以“从过去看未来——丝绸之路那些事儿”为题,援引大量图片和史料文献,梳理分析了丝绸之路从汉朝一直到宋朝的发展概况。他指出,重提丝绸之路,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谨慎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争取实现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与共赢。
国务学院姚旭博士以“换个玩法试一试:国际关系视角下的中国新动作”为题,从专业的视角分析了中国提出这两个发展理念的背景,对“一带一路”和“亚投行”做了深入地分析。他指出,国际政治的权力转移和体系结构变化是相对应的,近现代国际体系每一次的更迭大多都是战争的结果,因而今天中国的迅速发展也给世界人民带来了“中国威胁论”的担忧。如何消弭这种担忧,让大家看到中国坚定不移的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了解中国在加入WTO、主导六方会谈、建立上合组织、加强金砖国家合作等行动背后所包含的不断学习和试图融合到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努力,包括如今提出的“一带一路”和“亚投行”设想,都体现了中国致力于推动国际体系从联系性权力关系向结构性权力关系转型,推动国际新秩序构建的决心和努力。他还指出,“一带一路”与“亚投行”存在两个交汇点:在实际层面,我们具有产能优势、技术优势、以及“走出去”战略的推动;而理念层面,则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国际中的角色,以及内政外交均要寻求突破的要求。
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张寅博士主要从语言哲学角度讨论了“亚投行”的意义和问题,他以“语言墙的倒塌”为题,指出,语言作为是一种很重要的,但是常常会被人们忽略的基础设施,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例如随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立和发展,各国之间的货币关联会加强,劳工的迁移也会越来越多,语言问题也就成了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如何打破语言的壁垒,也许是亚投行所面临的挑战之一。张寅认为,也许亚投行所能带来的语言墙的倒塌,可能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类比于“巴别塔”的重建。
哲学学院学生论坛创办于2014年12月,以“酷学、多维、对话”为宣传口号。论坛希望无论是专业学习、还是时政理论学习,都变成学生有兴趣的主动学习;希望引导学生多角度、多维度看待问题,尽可能整体、全面的把握问题;希望学生们通过对话,互动的方式去沟通观点,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