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上海:永久自行车的创新

07.05.2015  12:58
一部以记录上海经典品牌过往荣光和当下创新求变的纪录片《品牌上海》正在电视荧屏上火热播出,这也是看看新闻今年特别策划的“品牌上海”项目的重要一环。“品牌上海”项目重点关注上海本土传承几十年、甚至百年的老品牌,围绕着品牌发展与创新,借助看看新闻的新媒体优势,为传统品牌打造O2O线上线下全新传播方式,传承上海品牌的时代影响力。


永久自行车的创新


说到永久自行车,大家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小时候坐在爸爸的车子前面那根横档上吧,或许有些人的手还被那个把手这里的刹车夹过。


在20世纪70、80年代,永久自行车是生活质量的代名词,它不但结实耐用,所承担的功能也让人惊叹。上下班代步自然离不开它,去菜场买菜买米,小型的桌椅板凳,甚至更换煤气罐也要依靠自行车。在农村,它既能下到田间耕地,也能拉上十几只瓦罐奔驰。自行车出现在人们生活的每一个场景里。永久28寸自行车经过改良,衍生出ZA51型载重车,被农民称为“不吃草的小毛驴”。


1981年,《人民日报》报道了湖北应城农民杨小运愿意超额交售2万斤公粮,只为求购一辆永久自行车。时任永久厂厂长王元昌得知后,承诺在完成212.5万辆年生产计划的基础上,增产1200辆送往应城。当年十月,应城人用山呼海啸般的热情欢迎永久的到来,并在当天将杨小运所在的村改名为“永久村”。此事在全中国引起了热烈反响,到1985年底,全国共建成22个“永久村”,11500位农民成为了“永久村民”。


上海制造,曾经因为过硬的质量、领先的技术,成为了一种引领全国的行业标准。那时,上海生产的自行车和缝纫机、手表、收音机一起组成了众人向往的“三转一响”,哪个家庭如果能备齐“三转一响”将是一件非常风光的事情。实用的功能、旺盛的需求,再加上国家定点生产的有限产能,在那个凭票供应的年代,以永久自行车为代表的“四大件”解释着什么叫物以稀为贵。

1992年,市场经济大潮席卷而来,上海迎来了浦东开发开放和改革发展的历史机遇。同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包括永久自行车在内的上海4支笔、2个车、2个冰箱、1个洗衣机全部上市。这些企业虽然上市了,但是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经营的模式实际上还是国有的一套,没有向现代企业之路去靠拢。国营体制的决策时间冗长,直接导致了产品无法快速推陈出新。开放的市场使得外国企业和民营企业蓬勃发展,这些市场的新人拥有更年轻的品牌理念,更时尚的外观设计,更高的科技含量,更广泛的年轻人拥趸。人们突然发现,在城市青少年的口中,“永久”、“凤凰”已成了“老土”的代名词,来自南方的“阿米尼”山地车、海峡对岸的“捷安特”变速车成了都市年轻人的新宠。他们不需要运上百斤重的瓦罐,他们要比酷,比谁的减震更好,谁的车子更轻。

2001年,永久经历了一次壮士断腕地转型,民营企业中路集团入主“永久”,占有54%股份对其进行重组。U型车把,三角型车架,26寸车圈,仿皮的坐垫,命名为“永久c”的永久一系列新车迅速在年轻人聚集的网站疯传,大家毫不吝啬自己的赞赏:“腔调”、“长草”、“给力”等等。不到半个月,首批生产的500辆复古永久一销而空。复古时尚的设计,可靠的质量让永久C在年轻人当中散布开来。


从永久C推出以后,大家再想到永久的时候可能想到的不仅仅是黑色白色了,可能是红色,可能是蓝色,变得年轻了,或者说是更有活力了。


永久正在努力地以理念和设计走向高端,重回大众视野。维持不断创新动力的背后,是好的企业激励机制,完善的市场配套环境,以及上海这座城市所传递出的领先气质和潮流品味。


↓↓↓ 点击"阅读原文" 【观看视频:永久自行车的创新】